等待处理…

奋战在“铁人”故乡

——西北电建四公司一处玉门电厂施工侧记

2023年10月07日

甘肃省玉门市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也是“铁人”王进喜曾经战斗过的地方。1997年初春,来了一帮电建职工,他们是从青山绿水的八百里秦川来到这戈壁荒漠的,参加建设“铁人”的故乡——“玉门电厂”五期扩建工程。

初来乍到,由于这里气候干燥,一年四季大风不断,来的人几乎个个嘴唇干裂、流鼻血、拉肚子,但他们没有被这大漠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吓倒,他们踏着“铁人”王进喜的脚印出现在电厂施工工地,以陕西电建职工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高效快速地让烟囱、厂房、水塔屹立在这大漠荒原上,受到玉门石油管理局领导的赞扬。他们就是西北电建四公司第一工程处的职工。

玉门石油管理局水电厂是一个集发电、供电、供水、供热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单位。近年来电力紧张,为了缓解供需矛盾,水电厂进行机组扩建,3年的任务1年完成。西北电建四公司第一工程处投标中标后,立即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项目经理部,于2月底赶赴玉门工地。当时由于客运紧张,许多同志连硬座票都没有,站立30余小时按时到达目的地。进入工地后,大家不顾天寒地冻,立即投入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这里海拔2千米以上,地质结构复杂,施工条件差,加上机械设备落后,更给施工增加了难度。在大工地,浇筑1000方砼,顶多1天,而在这里,浇筑1000方砼用了17天。在这样的条件下,第一工程处职工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发扬特别敢吃苦的“铁人”精神,苦干加巧干,保证了各项工程按计划交付安装。

第一工程处主任王克炯,在玉门工地,他没有办公室,老是在工地上转悠,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对每道工序的要求,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对工程质量说一不二,对工期要求不打折扣,从管理中要质量,要效益,要进度。化水车间屋面吊装,他一天十几个小时守在施工现场,原计划4天吊完,硬是用两天时间完成了任务。两天机械租赁费少花几万元。公司老劳模,项目部生产副经理王改改,自来工地,从未回过家。“五·一”节,局里开劳模表彰会,公司三番五次打电话叫他,他却说:“这会正是施工高峰”。硬是没回。在玉门工地,他是早上第一个到工地,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工地上哪有问题他就会出现在哪。榜样的力量使经理部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成了工作狂。技术负责人陈强,父亲患癌症住院,为了玉门工程正点到达,他难尽孝道,匆匆赶回西安看望了一下,又赶回了更需要他的施工现场,经营副经理徐雪峰,计算机一样的头脑,各项工作理的井井有条,颇有章法;质检员王合平被同志们誉为不是以一当十,至少以一当五,玉门工程没有出过一次质量事故。为了保证烟囱的外观质量,一处几任技术人员对电动升模进行了多次技术改进,终于解决了烟囱外观的“倒挂牛腿”和“穿裙子”现象。“为公司争光”,在玉门工地,是一处全体职工的共同信念,在玉门石油管理局开展的“一创五赛”立功竞赛的开赛台上,高高地升起“西北电建四公司”的旗帜,15名同志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施工科被授予先进集体,为玉门油矿的二次创业立了功。难怪玉门电厂的领导这样说: “要是电厂六期扩建,我们还要请四公司来干!”

这是对一处全体职工最高的奖赏,也是一处职工用汗水为西北电建四公司换来的赞誉。 (鞠谨霞 党宪荣)

上篇:铁面菩萨心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1/19980108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1/08/24626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