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火红的象山更红火

2023年10月07日

韩城矿务局象山煤矿,近年来推行的以目标责任成本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目前国有煤炭企业普遍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尝试成功的经济现象,曾引起各级新闻媒介的关注和重视。本报去年5月8日以《象山模式——煤炭企业走出困境的成功尝试》为题进行了报道。那么,他们现在的状况如何呢?虎年岁首,记者带着这个问题,专程前往象山煤矿进行了再次采访。

1997年象山煤矿又是一个收获之年。该矿实现了煤炭生产、企业改革、经营管理、职工收入等6个创新,全矿各项经济指标创出了8个历史之最。原煤产量达到58万吨,是建矿以来的第二个高产年;全员效率迈上了3.2吨/工的新台阶,连续八年保持了全省同行业之冠;实现利润750万元,比1996年净增100万元;多种经营产值、利税均比1996年翻了一番;职工年人均收入8600元,其中采煤工高达12000元,居全省统配煤矿之首;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实现零的奋斗目标,矿井质量标准化巩固了部级标准,各项消耗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

当我们来到极富引力的象山煤矿后,原来脑海中想象的象山煤矿所拥有的优势已很难寻找得到,和全国绝大多数煤矿一样,象山煤矿也面临着买方市场及煤炭滞销的现实,面临着日益上涨的各种管理费用与承包指标不断下调的现实,面临着三线分离、富余人员何处去的压力。但象山矿面对困难不是坐以观望,而是主动出击,因而牢牢地掌握了经营自主权。

抓质量管理这条“生命线”,赢得销售市场是象山煤矿再铸辉煌的关键所在。象山煤矿与韩城电厂一墙之隔,所产原煤直接销往韩城电厂,得天独厚的销售环境使他们一直处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然而,1997年因韩城电厂作为调峰电厂,年发电量减少10%,电煤需用量相应减少10%,象山煤矿10%的原煤失去销路,这对他们无疑是当头一棒。10月份该矿在原煤生产的黄金季节外销受滞,地面存煤量高达6万吨,全矿被迫又停产10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矿经营集团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及时调整经营战略,确立了以提高煤质赢得销售市场的经营思想,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煤质管理。与此同时,他们坚持经常走访用户,赢得了用户的支持。取得了年销售原煤56万吨的好成绩,促进了产销平衡。

抓成本管理这条“中心线”,增加企业盈利是象山煤矿再铸辉煌的显著特点。降低成本,获取利润是企业的中心目标。象山煤矿不断加大学邯钢的力度,建立了模拟市场价格体系,健全完善了以成本指标为核心的三条线核算体系,全面进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在企业内部实现了纵向分解,横向连锁,逐级承包,价格运行,利润考核,逐级保证,奖罚严明的集约化管理模式,保证了目标成本的实现。使象山矿在1997年原材料涨价,增支因素加大,销售市场疲软的困难情况下,却“一枝独秀”,原煤材料消耗不增反降,吨煤成本居全局最低。

抓再就业工作,促进减人分流提效是象山煤矿再铸辉煌的突出特点。富余人员如何安置?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新的就业门路。象山煤矿立足矿内改造挖潜,面向市场开拓发展,以最快的速度筹建了矿建一公司、矿建二公司,形成了年创产值400万元,盈利30万元的煤矿新的经济增长点。刚刚组建4个月的矿建二公司已实现利润20万元,多种经营线已安置富余人员125名,较好地解决了富余人员的安置问题,并为今后的企业改制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抓重点队建设,建设一支敬业爱岗的“双高”采煤队是象山煤矿再铸辉煌的又一特点。象山矿主采队的2318工作面,在九个月之内曾三次遇到长达30余米的大断层,最长时达60米之多。就是在这样的生产条件下,采煤队的干部职工没有因为条件变化而向矿伸手,或者要求调整承包指标,而是把心思全部集中在如何攻克难关上,并创下了月产原煤4万多吨的历史最高纪录。

象山煤矿只所以能再铸辉煌,还在于他们有一个极富有活力的领导班子。以省劳模、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经营者田建元矿长和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门北武书记为首的矿经营集团,在近几年的经营实践中,敢为人先,不断摸索高效经营之道,逐步形成和完善“象山模式”,优化生产结构,使象山煤矿实现了集约化生产。在企业全方位走向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他们正以新的姿态投入到今年的公司制改造工作中去,通过改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火红的象山更加红火。

(雷池)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1/14/24635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