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曾是十余家新闻报纸批评过的爽安康传销公司的高级经理。经过一年多的传销经历,我如今发誓

今生不再做传销

2023年10月07日

1995年12月,经朋友“诚邀”,我对传销开始着迷。爽安康邵东分公司不断向我们作出各种美妙的承诺,吸引了大批想通过“捷径”发财的人们。1996年,我的组织网络发展很快,我开始为晋升经理级别而奋斗。我听上线们说升经理后每月收入至少2万元,当月就“果断”地停薪留职了。公司规定,要升为经理必须在连续半年内发展两条下线主任线,累计业绩需达有效台数65台,销售额达人民币23万元以上。第一个月我拼命干,二十余人入线。我干劲更足,从此我便在讲坛上搅得许多发财心切的人心潮澎湃。第三个月,我离升任经理仅差10台机的业绩。

为快上经理级别,我向朋友借了4万元买了剩余的业绩。照传销网络原理,下一个月业绩应该比上一个月更大,但实际上,由于新会员往往是被连哄带骗吸收进来的,当他们明白过来时,下一个月就会出现“断线”。那些因为掏了3900元买下高价产品的传销员又心存不甘,被人骗后也只好再去骗人。这种“扳本”心态,使传销不断地进入畸形“怪圈”。在爽安康公司,95%的经理和总裁的头衔都是用钱买来。加入爽安康一年多时间,我的个人损失达7万元。

1996年4月,在我升任经理那个月,国家开始整顿非法传销业。我加入的那家传销公司没有牌照,只能“混水摸鱼”照常运作。后来,工商局的人把我的住所包围起来,收缴了生活用品和手机,还要罚款3万元。我身无分文,工商局天天催罚款。我为公司至少挣下30万元收入,可现在公司说无能为力,我绝望了。

1997年2月我退出传销公司,我这位传销精英至此才认识到:那诱人的奖金制度其实就是陷阱。当你小有收获时公司却大赚其钱。多数人的失败低收入,在支撑着少数人的高收入。痛定思痛,我真心向投身传销仍执迷不悟的朋友说一句:“多一份理智,少一点狂迷。”(摘自《法制日报》)

上篇:谨防假冒“超市”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1/14/24640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