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振兴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的西铁分局,经过87000多名西铁人的努力拼搏,新年之际,各项运输生产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创历史最高水平。
去年,是铁路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随着“海、路、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铁路的市场份额在大幅度下降,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努力为陕西经济发展多作贡献,西铁分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运输生产形势呈现可喜局面。
首先,培育新的运输增长点。为了寻求货源的多样性、稳定性,他们从改革货运计划人手,对管内货源随到随批,对部分限制口的装车,先受理后补办计划。为了广泛吸引货源,这个分局还建立了庞大的市场营销队伍,下乡镇,进厂矿,一面宣传铁路运输快捷、安全、高效的优势,一面积极组织货源,使该分局一直保持着“有米下锅”的状况。
其次,抓精品运输,给货主吃定心丸。去年,他们把多开高运价号、远距离和直达列车作为运输经营的重点。每月开行5列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运价的“五定”货运班列。同时,他们还加大客运改革力度,开行了旅游列车、假节日列车、夕发朝至列车,并扩大了电子售票范围,深受广大货主和旅客的欢迎。
再次,加速扩能,挖潜提效。为了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有效运能,该分局调度所从年初就紧紧抓住“卸车”这一重要环节,以卸定装,大力压缩老牌车,减少待卸车,有效地加速了车辆周转。同时,他们还充分调整车种代用,将能用于运输货物的其它车种进行调剂使用,从而解决了空车不足的矛盾。与此同时,他们还向科技改造要效益。经过科技人员反复实验和攻关后,提高了宝成线牵引定数,陇海线双线区段下线由3500吨提高到3700吨,上行由3700吨提高到4000吨。 (李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