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中文
1995年10月军人出身的刘海明担任起安康工务段蜀河线路工区工长,那个时候他在心里暗自发誓:既要爱“兵”又要带好“兵”
按说工长是个半脱产的官,每月有一半的时间在室内办公,可刘海明没这个习惯。只要上班就在工地上和大伙儿一起摸爬滚打。而且总是上班跑在前头,下班走在后头。有时工区灶房开了饭他才回来。工地上常常是干了自己的活,又去帮助体弱的职工,常把自己累得回来连饭都不想吃便倒下大睡。有些好心的职工私下劝他: “别那么傻,人家干活是给自己挣钱,长期下去,你的身体受得了吗!”他却回答说,我多干一点,工人就可少做一些。1996年春季,一次工区换枕木,这活在工区是最苦最累的,全凭力气。当时工区有几个走出校门时间不长的学生娃,他们年小体弱,没干一会儿手上就打满了血泡,而且体力不支,一个个像霜打的小白菜。刘海明看在眼里,做完自己份内的活,便主动上前帮着干。他脱掉毛衣,只穿一件衬衣,操起工具,干得非常利落。还边干边给他们传授技术要领。通过这一行动深深打动了小青年们。在他的带领下,一个个又龙腾虎跃地干了起来。结果这一天大家不仅没少干,还多干出了许多活。
刘海明所在工区有30条汉子,几乎全是单身,上班干活重,下班再吃不好,咋能让职工们有心劲工作呢?为办好职工伙食团,他召开职工会,制订管伙措施,选拔责任心强、热心为大家服务的伙管员。还经常征求大家意见,督促炊事员改善伙食花样。让工人们每餐吃好精神饱满走上工地。
集体的事刘海明关心,职工个人的事,只要在他权限范围,他同样关心。去年6月份,工区正以优异成绩迎接二季度轨道检查车来检查的时候,工区有个职工的爱人从家乡发来电报,说是家里出了事,要他速回。可这位职工又十分懂情达理,眼看工区这么忙,咋说也不好意思向刘工长开口请假回家,只有把苦恼埋在心里。但他却在行动上流露出苦眉愁脸、闷闷不乐的表情。刘海明看出后,主动找他谈心。得知情况后,还以责怪的口吻说:“嗐——这么大的事你咋也不吭一声?赶快回去!工区再忙有伙计们顶着。如果钱不够,先在我这里拿些,等把家里的事安顿好再回来。”一句话暖得那位比他大上十岁的工人热泪盈眶。
刘海明担任工长以来,大家十分敬佩他,干活时都乐意出力流汗。在他的带领下,工区焕发了生机,也发生了可喜变化。每季度轨道检查车检查线路都消灭了失格公里。而且每月在段上考核评比中,也都走在全段各班组的前列,职工们说,工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进步,关键是有个爱“兵”的好工长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