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除夕观灯

2023年10月07日

啸苌

俗话说:“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这里所说的“火”与“灯”是一个意思,就是“灯火”。不过元宵夜的灯,因月明星稀,灯光则黯然失色。除夕之夜,野外伸手不见五指,灯光就显得分外洁明。所以,春节赏灯,我最爱三十(月小廿九日)夜晚。

吃罢团圆饭,我们家里燃起一大盆木炭火,拉亮所有的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精心编排的“春节晚会”,一边闲谈着有趣的事儿。新春的钟声敲响以后,我便偕老伴一同到几条主要街道上去欣赏对联书法和灯笼绘画。镇安街头的春联简直是书法大赛的海洋,各有千秋,令人惊叹不已。对此,笔者已写过《镇安县城的春联》,这里专说除夕观灯的感受。

漫步街头,只见那家家大门口挂着一对(不挂一只)形态各异的灯笼,由于高低不一,里外不齐,好像两条火笼沿着街道两旁款款跳动。灯笼的制作,仍有旧时的木质方形灯笼,用白纸糊住四面,底部用厚纸糊去一半,以减少寒风的吹袭。有用铁丝编制的灯笼,或四方形,或圆形,其体积均比木质灯笼大一些。也有宫灯,制作讲究,用红绸包裹,四把金黄绪子下垂而飘逸。还有八十年代以后,市场上出售的圆形铁丝骨绸锻衣的大红灯笼。这种灯笼多挂在职工家属楼的阳台上,一个楼层,就是一条红色的彩带,远看又好像是许多彩球飞挂在夜空。

在纸糊的灯笼上,有各种精彩的绘画。或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的牡丹,或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莲花,或朴实无华的“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或凌霜傲雪的“岁寒三友”(松、竹、梅),或多种惟妙惟肖的动物形象。画面上还要“画龙点睛”,题诗写意,书画交融,相得益彰。我最爱看“云灯”(亦称“走马灯”)。这种灯为宫灯型,灯芯可以转动,绘画的人物或动物显得更加逼真。但未见谁家大门上悬挂鸟兽虫鱼之类的花灯,大概是为了表示庄重吧。

灯里的照明材料,也在不断地更新。五十年代的蜡烛,六十年代的煤油灯已经绝迹了。现在都是用电照明,一般是40瓦的,也有100瓦的,照得街道通明,电杆上的“手臂灯”显然失去了它平时的光辉。

到了一家门口,门上只吊着两只灯泡,没有灯笼。老伴问:这家姓陈的,是有文化的人,并不穷,为啥不买灯笼?原来镇安有个古老的习俗,如果家里丧了父母,当年不贴对联(如贴则用绿纸),也不挂灯笼,以示“守孝”。

“三十晚上的火”,还包括野外的篝火。城北的骊珠山公墓,在除夕之夜,其亲属们都要给亡人送灯,柏树丛中闪烁着忽隐忽现的光亮,也给山城平添了景色。

上篇:关于拜年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1/27/24672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