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本月15日落下帷幕的全省经济体制改革会议和贯彻落实两个“决定”工作会议上,对我省今年体改工作进行了部署。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程安东、副省长贾治邦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这次会议的一个中心议题。我省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任务仍然很重、很艰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实行大、中、小并举,总量扩张与质量提高并举的方针,力争到本世纪末,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由目前的11.8%提高到30%以上。个体工商户由60万户增加到100万户,私营企业由2万户增加到3万户,非公有制企业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0.8%提高到20%,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26%提高到40%,上交税金占全省财政收入的25%以上。要实现这些目标,重点是通过出售、转让,加大产权置换力度,把国有资产从一些产业特别是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制造业和小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中退出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留出更大的空间;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和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互相融合,资本渗透,优势互补,发展规模经济。要引导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面向国内外市场,以优势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走依靠科技进步和内涵发展的路子,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不断壮大。
立足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也是这次会议的一个中心议题。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和中心环节,改革的任务是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态明显改善。从目前的实际出发,下一步制度创新、机制转换的重点是: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建立出资人制度,形成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营运和保值增值的机制;完善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形成企业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制度,形成劳动者就业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机制;建立企业领导制度,形成经营管理人员择优录用、能上能下的机制;建立组织管理制度,形成出资人、经营者和职工激励和制约的机制。
提高国有经济整体效益的关键,是大力推动国有资产的流动与重组,提高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程度。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培育组建和发展一批新的大型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推进企业兼并、破产、公司制改组,通过择优、扶强、汰劣,使存量资产向高效益、高技术领域积聚,改变我省产业结构低、弱、散和产品竞争力不强等状况。加大力度,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特别是国有、城镇集体小企业,这是今年地、市、县、区企业改革工作的重点。省委、省政府要求,1998年全省国有小企业要基本上放开搞活。
在这次会议上,还发布了《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有关财税问题的暂行规定》等15个配套政策,安排部署了抓点工作。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正如程安东省长所讲的:“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抓点工作的全面启动,标志着我省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两项改革进入了实质性运作新阶段。”(明烛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