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西安商厦甩卖风波录

2023年10月07日

文/言实

还没有那一则商业广告能像西安商业大厦举办秋冬商品清仓、减价、甩卖活动的广告那样在消费者中产生如此惊人的轰动效应。

甩卖活动定于2月13日至2月15日举行,但在2月11号和2月12日,人们就纷纷拿着登有这则广告的报纸奔走相告。甩卖的商品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鞋帽、服装、自行车、家用电器等日用消费品,其中还不乏名牌。其50%以上的降价幅度更使人咋舌:原价200元的皮鞋,现价60元;原价390元的自行车,现价100元;原价185元的童装现价30元;原价7380元的松下25寸彩电现价2200元……对于囊中羞涩的广大工薪族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走,拾货茬去!”——相同的消费心理,激起了数十万消费者共同的购买欲望,于是就引发了古城西安2月13日发生的这场风波。

二十万人向西安商厦涌来,东大街交通堵塞,200名警察出动,甩卖活动只进行二个小时便被迫中止

2月13日,西安商厦甩卖活动的第一天。据了解,早7时,四面八方的顾客就开始向位于西安市东大街的西安商业大厦汇集。

7时半上班高峰期,经东大街一带上班的人已明显感到交通比往日更加拥挤。一位电台节目主持人在早晨播音时说,由于东大街交通拥挤,她差点迟到。

早8时,离商厦开门还有1个小时,商厦门前已聚集600多人排队等候,有些人是凌晨4时半就早早赶来的。

8时40分,商厦提前20分开门营业,早已守候在门口的顾客一拥而进,各营业大厅很快就被挤了个水泄不通。据商家介绍,每个柜台都围了六、七层人,人流竟高达7人/㎡。

9时45分,笔者看到,东大街交通已完全堵塞,马路上各种车辆挤成一团,难以移动。商厦门前和马路两边人行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在前拥后挤。据估计,最多时集结在东大街一线的人数达二十万之众。据有关方面介绍,当天共出动公安警察200人,还紧急调集了一个中队的交警来维护治安,疏导人群和车辆,才使得在那样混乱的情况下,无一伤亡事故发生。

10时许,笔者被人流拥进商厦。此时,商厦内人已挤实,使人呼吸也觉不畅。里边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还在往里拥。一位老太太紧抱着刚买到的几件衣服和几双鞋,一边大声喊:“请让一让!”一边奋力往外挤,但还是被潮水般涌入的人流冲了回去。面对此况,商厦只好叫那些买家电、自行车交了钱开了票的顾客,过后另行通知再提货。

约10时半,商厦宣布:清仓商品已售完,暂停营业。至此,原计划三天的清仓减价甩卖只进行了不到2个小时便宣告结束。但商厦内外的顾客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特别是远从郊县、陕南、陕北专门赶来购货的顾客更是气愤难平,连呼“上当”。一位三十来岁的中年汉子说:“我8点就来了,也没看见谁把电视机抱出去,就说卖完了,明明骗人哩!”几位从农村赶来的顾客每人用手按住一台样机说:“不是要卖三天吗?怎么不到半天就卖完了?大老远跑来,说啥也要买一台。”直到12时,笔者离开商厦,仍有不少顾客留在商厦内坚持要商家给个说法,否则就不走。

2月14日上午,笔者又来到商厦,只见商厦大门紧闭,门上悬挂“清仓减价商品已售完,停业盘点,敬请原谅”的条幅。门前仍有约300多人在围观、议论。

货源充足;中止甩卖活动是出于安全考虑;甩卖活动是成功的,唯一教训是门面太小——商家如是说。

2月14日午12时,西安百货商厦召开新闻发布会,给消费者一个说法。

搞这次甩卖活动基于何种考虑?准备的货源是否充足?据商厦负责人介绍,这次搞清仓减价甩卖活动,目的是处理积压库存商品,盘活资金。商厦这次准备拿出价值500万元的积压商品降价销售,盘活资金300万元。此外,一些厂家还主动和商厦联系要拿出一部分积压商品参加这次活动。这么充足的货源,三天也卖不完。但考虑到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决定停业二天,清仓、减价、甩卖活动宣告结束。但我们仍准备在适当时间,在郊外或农村再组织这样的活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如何估价这次甩卖活动?商家从中有什么教训可以汲取?商厦负责人表示:这次甩卖活动是成功的。现在都说消费无热点,但这次活动吸引了这么多顾客,是我们始料所不及的。处理的商品一是定位好,都是顾客需要购买的商品;二是价格低,广大工薪族都能接受,这是这次活动成功的主要原因。这次活动实际营业时间不到2个小时,销售额已经达到87万元,而且是家电、服装、鞋帽全面旺销,比较平衡。要说教训,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门面太小。

商场负责人还说道:我是那天早晨8时到商厦的,开会布置落实了各项准备工作后,从商厦6楼往下看却是这样一幅意想不到的景观:商厦门前是人头攒动,东大街东西两头,新城广场三股人流向商厦涌来。当时有一种高兴,但马上又忧悸了起来,担心出事……。

风波已经过去,引发的思考却刚刚开始……

策划这样的甩卖活动对商家来说,处理库存的积压商品,盘活资金,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和利用率,无疑是一件好事。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从商品降价中得到实惠,也是一件大好事。但好事却惹起了风波,问题究竟出在那里?

西安商厦如此火爆的甩卖活动,无异于给疲软的西安商业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也给了西安商家一种强烈的震憾。看来市场的疲软只是假象,市场也并非没有热点。西安商厦甩卖活动能吸引如此多的顾客,得益于商品及价格的定位是面向广大工薪族的,得益于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把握。但西安商厦由喜变忧,因人满为患而被迫中止甩卖活动,是不是在对市场的调查及消费心理的把握上,在降价幅度的测定上有所偏差呢?

二十万消费者一拥而来,大出西安商厦意料,给西安商厦两个民生百货大楼大的门面,怕也还是这样的结局。放在郊外、农村再搞这样的活动固然可以,但是西安的商家有没有想到:商家之间不单单是竞争的对手,也可以是合作的伙伴,如果西安几个、十几个大的商业单位联手搞这样的甩卖活动,可能就会避免各种各样的弊端,把好事真正办好。

某报有一篇报道的题目是:“大甩卖甩出了一串串问号”。学费既然已经交了,那就期盼一串串问号在以后此类活动中能变成圆满的句号。

上篇:西安二建用质量塑造企业新形象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2/1998021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2/18/24721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