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铁一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积极探索搞活国有企业的有效途径,大胆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和用人制度,取得了喜人成果。去年企业在困难的条件下,保持了强劲的发展热头,全局实现生产经营总额24.34亿元,全员劳动生产力率比上年增长超万元,实现利税4500万元。
铁一局近年来在改革方法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局里首先消肿减肥,精简企业机构,裁员减人,剥离企业社会职能,压缩管理费用支出,变依附局的附属小单位和部门吃经费为自主经营,自己创收。他们撤销了长期设在华县年花销经费100多万元的办事处,人员充实到生产岗位。将局机关行政处等后勤部门组建成生活服务总公司,自负盈亏。基地处与房产段合并,改为基地房产处实行物业管理,局机关按照精干高效原则进行调整,减员20%以上。在局带动下,全局“减员增效”取得明显效果。全局职工人数减少近2000人,大批人员分流,全员劳动生产率由48800余元上升到60580余元。与此同时,大胆改革企业长期沿用的用人制度,建立和实施了职工内部下岗、待岗制度,按照“四化”标准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全局处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大范围调整交流,提拔处级下部27名,交流28名,一批年富力强的青年干部走上企业领导岗位:对工作不负责任经营不善,或不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造成严重亏损的少数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在全局引起了强烈反响。积极推进局内小企业改革,促进资金优化配置和局内合理流动,先后将原局直属的机施公司并入桥梁处,实现了优势互补,对水泥实行了个人经营承包,服装厂、印刷厂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制,并且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拿出5500多万元,给各生产单位减息让利,减轻基层负担。
改革使科技进步和内部管理的“双轮驱动”,铁一局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经营范围拓展到24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实力不断增长,截至去年底,全局已有10个主要施工单位获1S09002认证,居全国建筑行业的前列。
(杨玉堂唐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