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大哥大”到底有多大

2023年10月07日

吴锦才

手机的准确名称是“移动电话”,但它在中国一出现,就被人叫作“大哥大”。它真的是大——万元一部,当时家中最大的29英寸彩电才与它等值。1997年手机价格差不多以每个季度几百元的速度下落,终于使它成为一部分普通群众买得起的家常电器。

手机市场降价风与竞争激烈有相当大的关系:一方面,它整体上仍处于国家特许经营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有权经营手机网络服务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之间的竞争又相当激烈。这个转轨时期相当典型的商品,特别值得说道。

我国移动电话有10年历史,用户的平均增长幅度为150%。现在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有1000多万户,在人口中的用率为1%,如此之大的增长水平,使手机市场成为当今最活跃的商品市场之一。街上不少门面房被改造为经营手机的“专营店”,火爆程度可与银行营业部相比。各报广告中手机与电脑、汽车一样成为露面最多的商品。权威人士表示要“将移动电话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家产业政策上予以支持”;“要加快市场开发,逐步降低运营成本和资费水平,使移动电话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这里,手机“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个政治口号,更意味着这个市场一个重要目标的转移。中纪委和监察部一直把清理用公款购买手机列为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得很紧。手机与公费之间确实紧密相关,而手机市场又要发展,因此,降低资费水平以吸引普通群众花自己的钱购买它,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市场方向。

1997年几乎每一种大件商品的市场上,都大刮降价之风。手机也不例外。如果把各个市场的不同景象联系起来观察,可以看出:降价不可能是厂商、经销商出自内心的主动行为;厂商、经销商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降价,目的是拿住或拿稳自己的那一块市场。这样,背后的动因就相当清楚了:如果没有竞争,谁也不会把可能得到的那一份利润拱手让人。

人们都知道手机价格由网络服务和裸机两部分价格构成。我国能生产手机的企业少而又少,市场份额微乎其微。裸机生产商基本上都是国外大公司。只要我们对所有的国外生产商都开放市场,竞争就难以避免,价位下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手机的服务网络由国家特许经营。这里按说不存在竞争,但因为联通公司来分吃这份饭,“中国电信”明显感到了竞争的压力。有材料说,一些城市给网络推销商在SIM卡上让利250元至900元不等,有的还让出部分话费。这些针对经销商的让利,或多或少转移了一部分到用户手中。有人说,如果实行话费分成,有实力的经销商就有可能实现白送手机。这种前景,实际上预示了BP机市场落价竞争的过程在手机市场重演的可能性。想当初,BP机刚登场时,经销商既靠卖机子赚钱,又靠源源不断的服务费赚钱,可算是真正的好日子。但是,市场经济有一个规律就是,利润不能由你独自赚,利厚就更应该敞开大路让大家一起来干。厚利在竞争的环境下,只有均摊、分薄一个结果。如今许多BP机经销商经常打出“赠机”的促销旗号,能赚这笔常流水的服务费,应该知足了。有一万用户,一户600元,一年就有600万元的服务费,相对于经营成本来说,这中间有多大的利润率!从BP机看手机,从技术发展和体制变迁看市场价格,人们应该能清楚地看到手机市场今后的空间。?

上篇:广告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3/1998030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3/03/24752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