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关键是有一个好班子

——延安卷烟厂连续三年飞跃式发展的成功启示

2023年10月07日

在企业效益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延安卷烟厂却异军突起,连续三年迈出三大步。1994年还严重亏损,1995年即一举扭亏为盈,实现税利9129万元,其中利润107万元;1996年实现税利11542万元,其中利润923万元;1997年实现税利15428万元,其中利润3270万元。从1994年到1997年,在全国148家烟厂中,综合效益指数排名从138位前移到46位;单项利润排名从139位前移到28位,企业负债率从118%下降到78%。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企业在逆境中奋发图强,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

延安卷烟厂的实践生动地告诉我们: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有一个团结务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队伍的好的领导班子。1994年,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效益严重滑坡,各种债务高达2.2亿多元,亏损达3000多万元,债台高筑,濒于破产,人心涣散,生产经营极为困难。以厂长、党委书记李艺灵为首的企业领导班子,受命于危难之时,面对延安卷烟厂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他们没有退却,首先从稳定职工情绪,凝聚人心做起,连续3天召集中层以上干部开会,分析厂情,制定措施,从培养一支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入手,组织学习邓小平文选,十四届六中全会、十五大、《党章》、《现代企业管理》等60余篇(本)文章和书籍。除组织全厂中层以上干部每年举办一次学理论、学管理、学典型等专题培训班外,还先后派出厂级、中层干部16人次分别参加系统内外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厂内党支部组织各类学习班达2650人次。厂领导中还有4人参加了中央党校和省党校函授和走读学习。从而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决策能力及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为了加强干部队伍的能力培养和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他们规范了干部的管理和任用,先后制定了《干部管理条例》、《中层干部动态管理办法》,并按照德才兼备和“四化”标准,大胆培养、选拔、任用干部,注重在科技人员和生产一线培养和使用年轻干部,早压担子早成才,优化了干部队伍,提高了干部的综合素质。三年来,先后有5名干部走上了厂级领导岗位,18名青年干部被聘任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他们还加强了中层干部的政绩考核。坚持每年对基层班子进行一次德、能、勤、绩、廉为内容的综合考核,对成绩予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

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3年来,厂领导班子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两次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层干部每半年写一份廉洁自律自查报告送厂纪委。厂纪委、监察科还制定了《两级领导干部十不准》、《关于来客接待工作的暂行规定》、《礼品登记》制度,坚持了招待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并要广大职工进行监督。他们要求领导干部时刻做到“三勤”(嘴勤、腿勤、手勤)、“三过硬”(思想过硬、业务技术过硬、形象过硬),同时倡导一个“活”字(即工作思路活而不呆板)和“两个思想”(即为一线服务的思想,爱厂如家的主人翁思想)。他们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并坚持了民主科学决策机制,对企业发展方向、生产经营目标,重大技术改造、财务开支、基建项目、职工福利等重大事项,都由班子集体商讨决定,形成了相互支持,团结共事的良好风气。

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两级干部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公仆和企业的带头人,为坚定职工“二次创业”信心,鼓足干劲,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1995年企业购买烟叶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厂领导带头捐资,中层踊跃参与,带动全厂职工短时间筹资700多万元。1997年8月,厂六届四次职代会对现任厂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平均信任率达98.5%。 (惠焕章 刘军)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3/1998031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3/10/24775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