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减员增效,人到哪里去?神华神府精煤公司下岗职工张裕雄,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1993年,在神府精煤公司建材厂工作的张裕雄一时找不到对应的工作岗位,便主动申请下岗,回到家乡神木县万镇张家湾村,决心凭自己多年的植树经验在家乡贫瘠的土地上干一番事业。他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利用本村地处黄河岸边、土地适宜枣树生长的有利条件栽种枣树。5年来,他累计投工4800多个,在荒坡荒岭、石沟石岔垒石造田40多亩,栽枣树1500多株。1997年,产枣6000多斤,纯收入12000多元,成为全镇有名的枣树科技示范户。
为了更好地掌握红枣丰产技术,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他还购买了20多册红枣科技书籍,订阅了《陕西科技报》,自费1600多元到红枣产区清涧、佳县学习取经,熟练地掌握了红枣防虫、防病、剪枝、根外施肥等丰产技术。几年来,张裕雄先后义务为村民剪修枣树20000多株,为村民办枣树管理培训班45期,培训村民4000多人次,不少村民掌握了红枣管理、丰产技术、全村兴起了种植枣树致富热。在张裕雄的帮助和指导下,该村去年人均收入增加了200多元,仅红枣一项人均收入达到350元,依靠枣树走上致富之路。去年,镇政府聘请他为红枣技术员,负责全镇的红枣丰产咨询服务。村民夸他是“下岗有为、科技致富的好榜样”。
(刘峰 周学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