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行作岗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曲《东方红》,唱遍神州大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每当唱起这首歌,人们就会想起它的词作者——陕西省佳县农民李有源。人们怀着敬慕之情,千里迢迢从全国各地赶来,寻找《东方红》产生的故地,于是,这位已故农民作者的后代也为全国人民所关注。佳县城北的张家湾,就是《东方红》作者李有源的故乡和他的儿孙生活的地方。日前,笔者一行三人慕名采访了这家人。
李有源的儿子李增堂,现已70岁高龄。四年前他老伴去世,有子女四人。大儿子李耀东在县百货公司工作,次子李锦春务农,兄弟俩每年各拿出400元钱作为老人的生活费,并轮流为老人作饭。出嫁在外的女儿李多余也常回家照顾父亲。去年冬,老人感到颈、腰、腿部疼痛,经县医院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一年来多方医治、花费颇多,仍无明显效果。行走要靠拐杖和家人的帮助,心情也不太好。
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人对李增堂老人和全家以各种方式表达了他们的爱心。
1995年5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把老人的孙子李高健接到北京欢度“六一”节,并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几年前,李增堂及家人曾被接到北京旅游观光;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工作的一位同志,六年前从老人的孙子李健荣读四年级时就负担起他的学习费用至今,直到资助其完成大学学业为止;河北省张家口市六中开展“手拉手”活动,将老人的孙子李高健接到张家口六中上学,并负担一切费用;与健荣“手拉手”结对子的北京小朋友张可的姥姥从北京为老人寄来药品,并来信叮咛不要忘记吃药,争取早日康复。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李增堂次子李锦春动情地说:我们全家忘不了全国人民的深情厚意。这不仅仅是对李增堂老人一家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全国人民对圣歌《东方红》词作者李有源的回报。
眼下,李锦春有两点忧虑:一是父亲李增堂病情日益严重,他打算让正在上学的大儿子健荣休学服侍爷爷,可孩子的学习怎么办?二是次子高健今夏面临初中毕业,张家口市六中已告知将无力负担其的学习生活费用,离夏季毕业只有一学期了,那时又该如何?
左图为李增堂和孙子在一起(旁边的照片为《东方红》词作者李有源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