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98中国股市展望

2023年10月07日

文/魏雅华

1997年,中国3200万股民饱尝了先甜后苦的酸涩。

如同死不改悔的中国球迷愚不可及的痴迷一样,刚刚挥去了法国世界杯的羞耻而愤怒的眼泪,再不看足球的旦旦信誓尚余音缭梁,恨不能将大戚碎尸万段的怒气尚未渲泄,却又花大价钱买票去甲A赛场,公牛一般地为自己钟情的球队吼叫得声音嘶哑。中国股民在同样咀嚼这份悲哀。

股民却不如球迷,球迷尚可以将脸画得像京剧脸谱,发疯一般地扯着喉咙仰天长啸,手里还可以抡着粗重的鼓棰,将那羊皮蒙就的大鼓朝破里擂!心里的悲愤,心里的委屈,心里的酸楚可以一飞如瀑!而股民们只能默默地吞咽这难以启齿的悲哀,甚至连一份同情都得不到!

从表面上看,1997年年底与1996年年底深沪股市似乎处于相当接近的水平线上,深市在4100点左右,沪市在1100点左右,但事实并非如此。

1997年中国股市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容,上市公司从1996年底的500多家增加到700多家,中国股市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股市的规模扩大了超过一半,但每天的交易量却萎缩得惊人。1996年12月10日深沪两市的交易量为350亿元,而1997年的仅为55.27亿元。

仅就以上三个数字,你就可以对1997年的中国股民的水深火热略见一斑了。

九八之春,春暖花开否

盼星星盼月亮盼望着天上出太阳的股民们,也像球迷们痴迷绿茵场一样,并没有撤离他们情有独钟的股市。1997年,涌入股市的股民增加得比大牛市的1996年还多。1996年底,中国股市的开户总数为2100万户,1997年底已增加到3200万户!也许他们想撤也撤不出去,他们被粗绳长钉牢牢地钉在十字架上!

尽管1997年他们经历了香港回归、十五大开幕、第三次降息、组建投资基金等一系列重大“利多”,可每一次“利多”都变成了掩护庄家弃市出逃的机会,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从出逃的庄家手里接过烧红的煤球,中小散户们哪一个不是满手燎炮,皮开肉绽?

也许有人会问:狼来了?你逃什么?

倒不是狼来了,狼没来,他们也是狼,又何以惧狼?他们看准了一级市场的羊圈。那里是股市巨鳄们的酒海肉林。

1997年,与股民们的啼饥号寒相反,出二级市场入一级市场的巨额资金,真是朱门酒肉臭了。

与球迷们不同的是,球迷们对中国足球本世纪冲出亚洲的希望已彻底破灭,可股民们眼里总有希望。他们寄希望于九八之春,几乎人人都在问:春暖花开否?

按理说,中国股市不应疲软如此。中国股市应该是一个势头强劲的牛市,这才是正常的。一个国民经济每年递增9%以上,通货膨胀低于3%的中国,怎么会有一个弱不禁风的股市?

股民们的期望并非没有道理,1996年底,上海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为44倍,深圳股市为55倍,而1997年底,中国股市上市盈率低于20倍的股票俯拾皆是。

沪市龙头股老牌绩优股“四川长虹”,其1997年的业绩预计在1.80元以上,目前的价位仅36元左右,市盈率刚刚20倍,而按照四川长虹这样的业绩与成长性俱佳的股票,拥有48甚至50元以上的价位,应当是合理的。

再如“江苏春兰”,其1997年的业绩预计也在2元左右,目前的价位也只刚40元出头,它如果拥有60元左右的价位,应不为过。

再如1997年业绩预计在0.9元的老牌绩优股“深康佳”,目前的价位只有23元左右,它合理的价位应当在30元左右……

从1997年5月中旬开始股市跌势如潮,跌了半年多,也未能挽回颓势。深市从6100多点跌到了4100多点,泸市从1500多点跌倒1100多点,这样的大跌为股市的上涨腾出了足够的空间,中国股市早已虚位以待。

1997年冬,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第四次降息,还盛传着第五次降息的可能。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也已出台,投资基金已不再是期货。证监会还有可能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这一切都支持股市走出下降通道。这一切对于中国股市都是重大长期和实质性的“利好”。

可以说,1997年秋冬已为1998年之春积蓄了足够的势能,准备了充裕的粮草弹药。而且我们已经看到,还没到元旦,深沪两市的日成交量已在悄悄放大,天天有新的增量资金在不动声色地进入股市,趁低吸筹,悄悄建仓,跨年度行情已不声不响地提前展开。老牌绩优股“四川长虹”,“江苏春兰”,“山东黑豹”,“格力电器”,都已走出了下降通道,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

如果计算一下,中国股市的这一轮牛市行情是从1996年2月开始的,到1997年5月,为十六个月,展开一轮调整行情,其时间段应为八个月,即从1997年5月到1998年1月,按照波段理论,此轮调整行情也该到头了。

你若是细心地看一看,现在虽然还是枯黄的树干上,嫩嫩的绿芽已经暴出了头。它已经在向你报告春天的信息。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期待九八之春的春暖花开。

业绩浪 春江水暖谁先知?

从近期的股市形势来看,对业绩有良好预期高成长高送配的个股,已比人们预测的周期提前开始了拉抬。例如深沪股市的老牌高价绩优股,高科技板块,已比往年提前了将近一个多月开始了炒作,其走势强于大盘,并已成为跨年度行情的领涨板块。

由于1997年所投下的长长的阴影,投资人对1998年的中国股市普遍预期不高,首先是排着长队如同挤公共汽车一般见缝插针、等候上市的新股,其次是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不公平竞争,迫使二级市场不得不收缩战线,集中捉襟见肘的资金,用不惜触犯新刑法的危险,疯炒个股。

这种炒作个股的疯狂,其手法的毫不掩饰,股价异动的肆无忌惮,甚至超过了新《刑法》颁布之前,这便不能不让人怀疑新《刑法》真的违法必究吗?说白了,这是由于股市的萧条所带来的新《刑法》的尴尬。

这种状况便导致了二级市场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使得中国股市变得越发性格乖戾,难以捉摸。因为所谓弱者的定义完全视庄家的好恶而定。庄家喜欢,垃圾股也能上天,庄家厌恶,绩优股也成垃圾。

实际上,业绩浪的炒作已经提前展开。对于这一点,要有清醒的估计,而按照已往的习惯周期,业绩浪的高潮到来的时间应为每年三四月份,而1998年的三四月份很可能会成为庄家出货的最佳时机。还可能会出现前期的冲高回落,中后期年报出台一个跌一个,年报差跌,年报好跌得更惨。千万当心,别“朝前走,你就会溶化在蓝天里”!

1998年,报表的出台会改变已往的许多习惯,不再是先出长得漂亮的,丑媳妇怕见公婆,便遮遮掩掩地天不黑不掀盖头。今年是俊的丑的搭配着出,有涨有跌,有哭有笑,好戏连台。而且,由于市场资金短缺,故小盘股先出,这就造成小盘股先涨,大盘股滞后的形势。

九八之夏 中国股市会进入汛期吗?

但是,股市是否上扬,归根结底取决于股票市场自身的供需关系。1997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不也走势强劲?

中国股市并未能与中国经济同步。

九八之春,随着业绩浪的展开,中国股市能否展开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将取决于新股上市的速度,和新股发行方式是否改革。中国股市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不公平竞争。我们渴盼改革新股发行方式,采用国际通用的竞争方式。还股市以公平和公正。

一级市场无风险高收益,百战不殆的神话已经上演了一年又一年,这种明显的不合理的新股发行方式,已经造成了二级市场严重失血的后果。这也是自1997年5月以来,中国股市走熊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这也就难怪当中国大中型国有企业新股在回归后的香港股市上市时,在香港所引起的万人空巷的轰动,那种轰动甚至超过了香港的赛马!因为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只为不输的博彩!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件事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要求改变新股发行方式的呼声已越来越强烈。而且管理层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件事。1997年12月25日上市的超级大盘股“鞍钢新轧”,上市首日仅上涨了30%,而且低开低走,使承包商已无利可图,仅管中签率高达1.6%,仍使承包商面临亏损的危险。这是贫血的二级市场对充血的一级市场的报复。这真是中国股市之福!

九八之夏不会像九七之夏那样让人高处不胜寒,这是因为新股发行的压力。中国股市不会重复1997年的故事,既不可能像1997年之春那样雄牛叩关,也不会像1997年之夏那样跌宕起伏惊心动魄。1997年苍凉而悲伤的故事,是由1996年12月那惊心动魄的十天导演出来的。

银行降息的威力将在1998年的春天开始显示,将在九八之夏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里发挥作用的重大“利好”。而且它还会通过投资基金如虎添翼,由中小散户组成的投资基金也能升堂入室,与大券商、大机构在股市上争锋。

中国股市现在大概不会有人担心它涨得太高,说实在的,它太虚弱,它根本不具有再创新高的能力,甚至连重见1997年已创出的顶部都不大可能。让它不跌,维持一个箱形整理的平衡市,已经是勉为其难了。

估计九八之夏,中国股市防汛不大可能,抗旱的概率倒在80%以上。

九八之秋 会是收获的季节吗?

每年的八月,几乎都会照例随着上市公司中报的出台展开一轮上攻行情,只是1997年是个例外,蜂涌而至集团上市的新股比“十五大”召开的威力还要强大,以致使1997年之秋成为1997年探寻的谷底的季节。

如果九八之夏深圳股市不能登上5000点,上海股市不能登上1500点的次高点,那么深沪股市便有可能继续延伸一种缓慢盘升的慢牛行情。

事情总是要看了正面看反面,300亿元的新股发行额度,即使股市不能大涨,却也不能使股市跌入熊市。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批新股的等候上市,也并非“利空”。再说,股市也像土地一样,不能耗尽了它的精血,也要让它休养生息,喘口气儿歇歇脚喝口水撒泡尿吧?累死了它谁来拉磨?

希望九八之秋中国股市深市能重见6100点,沪市能重见1560点,好歹也形成个双头M顶吧?

从理论上说,九八之秋应当是中国股市1998年的收获的季节。如果1998年《证券法》能够顺利出台,而新股发行的速度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里,或者新股发行办法能像大家所期待的那样得到纠正,中国股市再创辉煌是可以期待的。

九八之冬 孕育的季节

冬天历来是股市休养生息的季节。

1998是中国股市大扩容的一年,预计到1998年底,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将多达一千家左右,真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了。中国股市对于中国经济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可以说是举足轻重。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将超过25000亿元,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将超过30%,到那时候,中国股市也还只是初具规模。

1997年,由于中国股市尚未对国外资本开放,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故躲过了那场袭击全球的金融风暴。但这并非中国股市可以额首称庆的事,中国股市接纳国外资本只是早晚的事,接纳国外资本是中国股市成熟和强大的标志。就其规模而言,中国股市还太小太小,中国股市的规模与其国力和经济地位都还很不相称。

1998年之冬将是中国股市夯实底部寻求支撑,并深深扎根蓄势待发的季节。如果没有这样的整理和调整,是很难想像九九之春中国股市的步伐会走得坚实有力。

1998年对于中国股市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是中国股市的更年期,或称之为青春期更准确些。这一年龄段的中国股市是最有生命力,最有想像力,最有魅力的股市。尽管风险很大,但风险与机遇总是与机遇成正比的。

对吗?

上篇:黄帝守护神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3/1998032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3/27/24825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