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翔
在令世人瞩目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的飞机有20余种,这些飞机不仅性能各异,功能不同,而且执行的任务也复杂多变。开战的头一天,英美法等国就出动了1300多架次的飞机,对伊拉克的上千个目标进行了高密集、高强度的猛烈轰炸,这么多机群,又是在无月的黑夜进行轰炸,再加上指挥联络上的语言障碍,如何保障有序、安全、准确、高效地实施轰炸呢?在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广袤战区,又是如何协调指挥七十多万陆、海、空部队进行战役行动的呢?实战结果表明,多国部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正是具有“战争力量倍增器”美称的C3I系统。
C3I系统,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它几乎包揽了当今世界最新的一切高技术。被视为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和威慑力量的重要标志。在近些年爆发的一系列局部战争中,C31系统作为高技术战争的“大脑”、“耳目”、“神经”,显示了无与伦比的神威,是现代战争的力量倍增器。
战争力量倍增器,即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是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各分系统联结在一起的综合系统,由于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的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都是C,情报(Information)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是I,所以简称为C3I系统。概要地说,C3I系统是指挥人员对部队行使权力、进行管理、实施指挥所使用的以计算机为核心技术设备的人一机系统,它是现代化军队的神经中枢,是整个国防力量联合作战和协同作战能力、快速应变能力的体现。
C3I系统按照作战任务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战略C3I和战术C3I;总的来说,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主要有两大类,即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武器控制自动化系统。
力量倍增器具有如下作用:(一)、C3I系统能大量、迅速、准确地搜集、处理、传输情报。使指挥官“实时”了解掌握战情并对其变化做出“适时”反应;(二)、各种C3I系统,能把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原始数据或经过处理的数据存入计算机机存储器中。如美国大西洋部总部舰船航行监视中心的计算机中,存有1.5万艘舰船的各种数据。(三)、C3I系统有一定的逻辑判断功能。C3I系统的核心技术设备是电子计算机,它具有逻辑判断功能,可协助指挥员拟定各种作战方案,模拟战斗过程,评价其效果,进行方案优选。
其实早在50年代,外军就开始了C3I系统的建设,当时世界各国只是以直接摧毁敌方人员和武器作为构成战斗的因素,偏重于把钱花在武器系统上,C3I系统还处于次要地位,因此在这一时期内,C3I系统均为各军兵种自行设计、建造的分散系统,采用设备型号繁杂、标准不一、互不相通。7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争霸升级,日益感到分散系统无法满足未来战争的需要,尤其是战略防御计划的出现,不仅要求武器系统与C3I系统互为一体,还提出C3I系统与国家的战略防御计划结成一体,形成最佳整体效能的庞大人一机系统,80年代以后,随着令人生畏的进攻性核武器相继问世,要求C3I系统要能在敌方核攻击期间及核攻击以后能实施灵活地报复性打击,在摧毁敌方C3I系统的同时,又能保存己方的C3I系统,美、苏为此实施了一系列C3I系统的现代化计划,进入90年代,C3I系统逐步实现了全盘自动化,而且正在向立体化、快速反应、高协同能力方向发展。目前,随着现代化高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不断应用,使C3I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获得了强劲的推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C3I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会更加令世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