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镇安县企业在今年的企业改制潮中,不是等坐改制,而是坚持改制不停产、破产企业边改制边组织生产,既使职工在改制过程中有事干,避免了人心慌慌,又使企业增加了收入,促进了企业改制。在一季度我省工业经济在低谷中徘徊、产值回落、效益下降的情况下,镇安县的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效益看好。一季度产销率达到85%,集体经济产值实现翻番。
目前,镇安县23家国有企业中,8家已完成股份制改造,5家搞破产,1家买断,另外9家正在改制之中,改制工作完成面达61%,走在商洛地区工业改制工作的前列。截至今年3月底,该县非国有经济实现产值226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9%,且产销衔接日趋良好,而国有经济只占工业总产值的21%。
镇安县工业在改制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企业边改制边生产,改制不误生产。镇安县已经成功改制的6家国有企业为股份合作制,已正常生产运营,在破产的5家企业中,除轧钢厂一家确实无力恢复生产外,其余4家有的已生产运营,有的以清产组名义积极筹备生产,预计短期内将开始生产,另外正在改制的9家国有企业均在边改制边生产。
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分配方式也有了变化。企业改制后,自负盈亏,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了企业生产的主要驱动力。为此,企业多方筹集资金,使原来单一的国家投资主体变为多元投资。目前投资主要由集体、职工、个体私营者等组成,这样减少了投资风险,相应地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动分配外,还按出资者出资多少分红利,实行以劳动者的劳动和资本为基础的分配方式。
三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重视下岗职工就业安置。截至3月底,全区企业失业和下岗职工13847人,占全区企业从业人员的31.8%,镇安企业失业和下岗职工280人,占从业人员的5.9%,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他们主要做法是改制不停产、破产企业边破产边组织生产,使职工有事干,另一方面,给职工发放安置费,采取一切优惠政策,把他们推向社会经济大市场中,重新就业;再就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企业职工统筹,使职工老有所保。 (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