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效常
在贯彻省委、省政府的两个《决定》中,一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小企业,被破产拍卖。不求所有,只求所在,这是完全必要的。
导致国有企业破产的原因不尽相同,情况也比较复杂。诸如:有的是属于计划经济时的“政绩工程”,盲目上马,重复建设,先天不足;有的是班子整体素质差,不会管理,不善经营,在商战中败下阵来;有的是被一些“蛀虫”、“硕鼠”,给吃垮挖垮了,等等。
破产,当然是痛苦的事。在外国,在旧社会,私营企业主往往跳楼自戕,一死了之。国有企业的破产则不同,破的是国家资产,破的是银行贷款,似乎大家都没压力,都没精神负担,当然是不会有人去跳楼的。但是,即使算是交了“学费”,不追查个人责任,我们也应该认真而深刻的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想想在什么地方摔了跟头,主观的客观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深刻反思,明白得失,以提高领导科学决策的能力,提高对市场经济的应变力,提高对企业管理的水平,增强反腐倡廉、反对奢侈浪费的信心。以期在企业重组的新生变革中,在二次创业中,发扬成绩,避免失误,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