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延安市延河流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自1994年正式实施以来,大规模、高标准、快速度地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稳步发展。截至1997年底,项目开发区共完成治理面积801.68平方公里,占8年计划任务的60%。其中:修整基本农田12359.7公顷,建乔灌木林37440.9公顷,建果园7213.1公顷,种植草地23154.6公顷,建淤地坝240座,灌溉工程16处,治沟骨干工程15座。
——培训管理和技术人员。这个项目办公室共派出9名管理人员到国内外考察。培训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农民技术员2835人,其中培训项目管理人员950人。该市的三县区还结合果树管理、梯田建设、苗木栽培、牧草种植及畜禽饲养等技术,对1885名农民进行了室内外技术培训。
——实施科学管理。项目办公室先后对第一、第二、第三批的124条重点小流域全部采用GIS系统做了实施规划,利用CPM系统做了9条重点流域的施工安排,并拟定了三县区项目办8年实施期间管理运行的CPM文件。
——做好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他们及时与陕西省和延安市的有关科研机构挂钩,签订了9个项目的科研合同。如:延河流域的林种配置,柠条甘草带状间作模,淤地坝布设、防洪及应用等。现在这些科技之花已结出丰硕之果。
——注重搞好产业开发。市、县两级建起了服务性的经济实体15个,既为项目建设起了引路作用,又增强了项目建设的后劲。
这一项目的顺利执行,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人均高标准基本农田达到2亩,经济林果达1.5亩,人均产粮达到536公斤/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200元/年。已实施治理的区域,70%的农户建立起1—2项稳定的致富产业,90%的贫困村实现了通路、通电。
(齐帅曹志平)
编后 日前,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会议分析了我国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提出了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措施。朱榕基总理强调指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国务院要切实当作一件基本任务来抓。延安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下大功夫进行延河流域综合治理,已取得了可喜成就。这一经验,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褒扬,并在全国普遍推广。延河流域环境优化之时,就是圣地延安繁荣之日。我们希望延安经验之花,能在全省结出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