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大凡关注市场、图谋发展壮大的商业企业,无一不想采用最新的“招术”来抢占市场。有别于广告推销、有奖促销、人媒传销等营销方式的“连锁营销”,以其管理规范、统一配送、方便快捷、保质优价、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在我国流通领域显示出强劲的竞争优势。
发达市场呼唤连锁
连锁营销,也称连锁经营,是零售业、餐饮业中若干同行业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权等方式连接起来,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商业组织形态。主要包括直营连锁、自愿连锁、特许连锁和合作连锁等模式,适用范围几乎涉及到整个流通领域和服务行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年收入达到250至600美元水平时,连锁商业就会开始发展;人均年收入达到600至850美元的水平时,大规模、国际化的连锁商业就会出现,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商品供应日益丰富,不仅形成了较为发达的市场,而且不少大中城市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发展连锁商业起步的条件。
消费者看好连锁
消费者购物时之所以看好“连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连锁商品的质量和价格具吸引力。连锁店,与分散进货的零售店相比,在采购商品时更有利于严格控制质量、防范假冒伪劣商品进入自己的“领地”。同时因实行统一采购、大批量从生产企业或副食品生产基地进货,在价格上无疑又占有优势。在北京、上海等连锁业比较规范的城市,连锁经营的商品与分散进货的零售业相比,其价格通常要低5%—10%。
政府鼓励发展连锁
近年来,我国商业连锁企业和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面临着国际商业连锁集团的冲击,一场国际商业连锁集团的抢滩战已经开始,于是,我国政府将发展连锁经营摆上了重要议程。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对国内贸易部第一任部长张皓若说:“你们能把商业连锁经营抓好,就是功德无量。”在第一次全国商品流通工作会上,内贸部提出了发展连锁经营的战略目标,并专门成立了连锁商业办公室。去年,内贸部制订了“九五”期间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即从1996年到2000年,在有条件的地区连锁经营要逐步从试点向面上推开,同时在区域性连锁网络初步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跨地区的连锁公司。
规模效益来自连锁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现代生活中,几乎所有经商或办企业的人都有这样的共识:规模是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武器。而零售业上规模却不是一个轻松话题。连锁经营的模式正好为零售业解开这道难题提供了经验。在连锁经营已经取得普遍成功的发达国家,其市场销售份额一般都占1/3,美国约占60%。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尝试连锁经营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实行连锁经营的公司和企业已达700多家,各种形式的连锁门店发展到近万个,不少国有商业企业通过连锁焕发出活力。
连锁营销,不仅自身具有竞争优势,且正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我国的商业连锁公司和商业企业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壮大自己,就一定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谱写新篇。 (银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