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春
《中国绿色时报》报道:“4月16日一场铺天盖地的浮尘与泥雨,袭击了北京城,同日内蒙古西部、甘肃兰州、宁夏银川、山东济南、江苏徐州、古城南京等地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我所在的西安也不例外,当时整个天空黄尘滚滚,黄雾腾腾,能见度极低,好象天要塌下来一般。
又据报道:“4月18日新疆北部地区普遍遭到瞬间风力达12级的沙尘暴袭击。阿勒泰、塔城、昌吉、吐鲁番、哈密等地,农田大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大批畜群被吹散,部分地区供电线路刮断,造成停电停水十多个小时。大风在3个乡镇23个村庄引起火灾,烧毁房屋84间,畜棚圈700多个,烧伤7人,烧死各种性畜260多头(只),散失牲畜3200多头(只)。仅哈密地区在这场沙尘暴中41人失踪,3人死亡,正在行驶的汽车被大风吹下路基,损失惨重”。
然而,沙尘暴是短暂的。慢性自杀是感觉不到的。沙尘暴过后国人依然喜笑颜开,继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运筹帷幄,谋划着急功与近利,巧取与豪夺。谁愿意想那些沙尘暴带来不愉快的事?谁愿意干那些防沙固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而我是林业工作者,植树造林匹夫有责,义不容辞。可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荒漠化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而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北方关键地区内蒙古居延海趋近干涸;甘肃尼勤大片林子已经枯死,绿洲萎缩;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大片草地和天然胡杨林干枯死亡,绿色走廊已近消失;历史上辉煌的罗布泊耗尽了最后一滴水而干涸,千万年烟波浩森的湖面而今变成了赤地千里的不毛之地。全国500多条河流中已有400多条被工业污水污染,象征中华民族的黄河、长江正在哭泣,正在呼救。可惜的是,醒悟的势单力薄,连饭碗都朝不保夕,不醒不悟的倒也不想不怪,无责无罪。
我在想,1934年美国因植被破坏发生黑风暴风蚀土壤后,认识到“毁坏自己土壤的国家,最终必然要毁掉自己”。1953年日本因森林破坏导致百年来最大的洪水灾害,悟出了“不能治山就不能治国”的道理。而我国号称文明古国,历史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3%,而今森林覆盖率仅有13.9%。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民族的文明兴衰与这个民族拥有的森林数量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北部和西部,沙尘暴频繁发生,表明我国生态环境只是在点上局部得到遏制,而面上仍在扩展,总体上还在继续恶化。假若用牺牲生态环境、破坏自然植被为代价,换取饭吃,换取经济的发展,显然是不明智的。
我又想,沙尘暴的发生,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砍伐,过度垦耕,导致大面积的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土壤风蚀,沙化严重,使得浮尘扬沙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而形成的。谁都知道,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色,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的摇篮。崇尚绿色,热爱绿色,是人类的天性。人们急切地呼唤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具,绿色装饰,绿色建筑,绿色环境,是天性所致。俗语云:山,无草无林无兽无庄禾便是荒山;水,无船无帆无水鸟无游鱼便是空水;人,无伴无友无思想无激情便是“死人”。如果生态环境不能很快改善,水土流失得不到有效治理,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伟基础工程将变成一句空话,许多耗资巨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将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正在修建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的使用年限将会缩短,其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我相信,江泽民总书记“建设一个山川秀美的新西北”的伟大号召,定能唤起亿万民众的实际行动,以治理黄河、长江流域为主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正在启动,以公路、铁路、江河沿线为主的绿色通道工程将要实施,山川秀美的景象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