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云
谁最早为梁山好汉“设计造型”?
翻开古典名著《水浒传》,每位好汉的出场都有一段涉及神貌服饰的人物画像,着意推出人物的个性。欣赏荧屏上的水浒故事,不论情节多么跌宕,最先触目的仍是英雄的人物造型。那么,谁是最先为好汉们“定型”、提供维妙维肖的视觉感受的设计者呢?——他就是明末画坛奇才陈老莲。
陈老莲名洪绶,老莲,是他的号,诸暨(今属浙江)人。陈老莲自幼酷爱绘画。曾师从名家蓝瑛,年轻时一度入闱为宫廷作画。17世纪上半叶,正逢清军入主江南。潦倒失意的陈老莲因穷困被逼入绍兴云门寺做了年余的“悔迟”僧人,还俗后便在绍兴、杭州以卖画度日。他最擅长人物仕女画,时人曾评谓“力量全局在唐寅(伯虎)、仇英之上”;也工花鸟草虫,勾勒精细,色彩清丽;兼能山水,有优雅洒脱的装饰味。他流传于世的作品主要是《博古叶子》、《九歌》、《西厢记》等绣像插图,均由名工木刻,为明清间复制版画的精品,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描绘梁山好汉形象的《水浒叶子》。
这里所称“叶子”是画师为单个人物造像的“分页”的意思。陈老莲所绘的好汉或躯干伟岸、神采飞扬,或挺胸凸肚、傲气凛然,或俊秀机巧,或粗鲁豪放,百人百姿百打扮,极其符合人物脾性,一看便使人联想起他们各自的背景故事、仗义豪情。如宋江双目含神,面容慈善,捋须挥手作指点江山状;李逵面目狰狞,如金刚一般凝神伫立;林冲侧身握剑,横眉冷对不平人世;燕青则俊秀伶俐,尽显风流本色。《水浒叶子》是陈老莲晚期作品,此时画风一转以往错彩镂金、精雕细琢式的写实渲染,将工笔与写意巧妙融会,讲究传神,有夺目骋怀之势,并且时常作怪异夸张的惊人之笔。画家的艺术手法已达到游刃有余,加之一生得失荣辱所沉淀的感触汇聚于笔端,因而挥洒得酣畅淋漓。清初经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兵燹之灾,吴地满目疮痍,清人穷兵黩武给陈氏的心中投入阴影。作为明末遗民,他的画幅也浸染着愤懑而又无奈的反抗情绪。
人物像侧作以寥寥数语赞词,也是陈作的一大特色。如宋江注云“刀笔小吏尔乃好义”;孙二娘注云“杀人为书,天下趋之以为利”;而身披百褶袈裟,貌似罗汉的鲁智深则伸手相示:“老僧好杀画客一百八。”言辞寓点睛之意,却不失诙谐俏皮,与画像可谓相得益彰。
陈老莲的画技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许多名家所作水浒人物画从饰貌到神意都可看出借鉴陈氏的痕迹。从某种意义上说,陈老莲算是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水浒人物“化妆师”兼“服装设计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