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委机关有个考评办公室,每一年对机关各直属单位进行综合考评。
连续三年,咸阳市总工会的总分都排在前三名。市工会机关工作人员作风的民主、团结、务实在市委大院“摇了铃”
这一切,源于咸阳市总工会坚强的领导核心,也与这个班子的领头人——何彩娥付出的努力密不可分。
何彩娥中等个,讲起话来慢条斯理,却颇有深度。她说,我们这一届班子共事三年多,没有工作扯皮、闹不团结的事,可以说九牛爬坡、个个出力。1995年元旦前,我市有部分企业停产半停产,职工生活比较困难,工会便在全市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我们三个正副主席带领各部门同志兵分三路,跑了80多个单位,为特困职工解困筹措资金,可能是我们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两个月内,筹集捐赠款150万元。现在市总工会和8个县区工会成立了职工扶贫基金会,三年来,救助了7000多户特困职工。
工会工作最根本的任务是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何彩娥及其班子成员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立法力度大,执法力度弱,监督力度更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坚持“维护是工会基本职责”的实践有一定的难度。咸阳市总工会一班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始终把工会的维护职能摆在首要位置。他们先后就送温暖工程、产权改革中加强工会工作、以及工会资产界定中应明确的几个问题等方面会同咸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发出五个政策性文件,从源头维护了职工的利益,同时在市上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及时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何彩娥和两名副主席都出身于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对职工群众有着特殊的感情,对于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何彩娥和她的一班人更是扑下身子一抓到底。
为了掌握第一手情况,依法公正处理各种侵权案件,市总工会制订了“主席接待日制度”,成立了市女职工业余法律顾问小组,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些在咸阳市较有影响的案件如自来水公司职工分房、公交公司票款纠纷、省玻璃厂职工待岗等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近几年,咸阳市总接待职工信访380多人次,其中98%的案件得到了及时公正的处理。
怎样取得工会工作的主动权?何彩娥及其一班人的认识是紧紧抓住时机、找准切入口。
1995年初,咸阳市刚开始在部分企业搞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工会立即涉足,深入8户试点单位,了解情况,座谈讨论,在此基础上制订印发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工会工作和民主管理工作意见》,后来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铺开以后,咸阳14个县区工会主席均在源头参与了当地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工作,维护了职工合法利益。今年省委、省政府两个《决定》发布后,咸阳市总工会派副主席赵东生同志带队进驻市粮油供应公司抓点,探索和总结在企业改制中工会如何发挥作用的经验,及时指导面上工作,赢得了基层工会和市委、市政府的好评。
在其位,谋其政。何彩娥将整个身心都扑在了咸阳市的工会事业上,她坚持每年1/3时间下基层,经常带领下属深入县区和基层单位调查研究,咸阳十四个县区每年基本跑一遍,特别是工会换届、班子人员调整、重大信访案件等难题,她都亲自和分管部门一起协调。咸阳市制线厂亏损严重,她先后三次到厂了解情况,并向市上反映,使该厂的领导班子和生产关键两个问题得以较快解决,生产恢复了正常。为使乾县、礼泉教育工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她先后四次找这两个县的书记和县长磋商,促进问题的解决。
何彩娥在咸阳市工会的岗位已经6年了,基层的同志说她是爱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她说,我每一次下基层都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觉得植根于群众之中,心里有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踏实感和安宁感。倘若离开职工群众,心中就空落落的。人活着,就要为社会尽到责任,这样才能死而无憾。我有信心有决心和同志们一道,尽心尽力把咸阳的工会事业搞得更好。
言为心声。
这位今年才45岁的女主席,也许心里正筹划着更多、更大的发展计划呢。
本报记者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