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棉花降价喜忧参半

2023年10月07日

针对目前国内棉花市场供大于求、销售困难的情况,国家近日出台了新举措,将国内棉花收购价格每担调低50元,也就是每吨降价1000元,而且允许上下浮动百分之五。从理论上讲,这是一件好事,对于棉纺织行业扭亏解困,将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在纺织产品成本中原料要占57%左右。棉花降价了,原料成本降低了,纺织企业的效益就可以增加了。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求关乎决定着产品的价格。尽管国家对棉花价格实行统一管理,棉花市场也不放开,但市场经济规律无法违背,在棉花连年丰收、纺织企业全行业亏损、化纤原料涤纶粘胶大幅度降价、国外棉花价格又低于国内棉花价格情况下,纺织企业为了求得生存,不得不采用多用进口棉,或者多生产棉和化纤混纺织物,降低国产棉的使用量。这样就造成国产棉销售困难。以后国家又提出对使用新疆棉生产出口产品者,实行出口产品全额退税的优惠政策,但手续十分繁杂困难。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原订棉花销售价格也无情地受到冲击不可能保持原订价格,在实际操作中国产棉花价格已经降了下来。因为市场是无情的,一些棉花销售单位为了生存,不得不降低价格,也就是说:未宣布降价,事实已经降到宣布的价格了。

实际上这次国家通过新华社发布降价消息,倒给国外和国内棉布经销商提供了信息:立即向纺织企业提出:原棉降价了,棉布也应降低价格。在4月17日该消息宣布当天,广交会上外商纷纷压价,使企业成交困难。甚至一些已经签订了购货合同的也要求停止执行原订价格。这对纺织企业来讲无疑是逮鸡未成先蚀一把米。造成销售困难,产销率下降,库存成品增加,资金周转困难等。咸阳这个纺织基地,各厂普遍出现上述问题。

面对困境,纺织企业纷纷采取对策。有的充分利用政策,千方百计采购低价棉,有的强化管理、改进工艺、合理配棉、多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的纺织品,有的加强核算,适当调整销售价格。有的制定内部销售收入与工费含量挂钩办法,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尽快打开棉花降价后的销售市场。 (李毅)

上篇:去年全球国企民营化总额达1567亿美元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6/10/25032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