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雄若今年35岁,1992年调到三原县食品公司工作,当时恰逢公司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公司总经理谢成杰以自加压力、敢为人先的胆识,提出了开发熟制品,以“人无我有”的名牌产品占领国内各大市场,他将开发五香猪蹄、三原熏鸡的重担交给了雄若,并要求一百天出成果。接受任务后,他白天建车间,晚上向请来的师傅求教,从安装到调试,从配料到熬老汤。从试产到批量生产,经过90天的昼夜苦战,终于使三原熏鸡、五香猪蹄一举开发成功,这两个主导产品一经投放市场,颇受消费者青睐。从此,食品集团公司的名气愈来愈大,生产加工任务愈来愈多,由起初的日产6000袋,增加到现在的60000袋。1993年春节前夕,熟制品货源供应趋紧,他连续10多天连轴转,困了、打个盹,醒了、接着干。为让更多的人在节日能吃上熏鸡、熏蹄,大年三十家家团聚的时候,他还同大伙一起加班加点生产,算起来他已连续4个除夕都是在车间度过的。
善学肯钻是他的一大嗜好。为了胜任工作,他相继自学了《畜产品加工》、《食品工程机械》、《食品包装》等食品工程系的几十门课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到西农大、西北轻院拜访专家、教授近百次,学习笔记有几十本,用于推导演算草纸能装几大筐。有耕耘就有收获。近年来,他参加了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乳制品工艺及进展》两章6万字的编写,同时结合特长,他绘制了“宴友思”商标,为企业节支上万元,还同专家、教授一起共同研制开发了新一代肉制品,使原来单一的熏鸡、熏蹄发展到今天四大系列,适合不同地域风味的20多个新品种。
去年5月,他妻子生病住院20多天,因起早贪黑忙厂里的事,没能陪伴妻子一个晚上;老父年过八旬,一年四季也顾不上回去探望,老人思念儿子心切,只好从百里以外来看他,住上几天也顾不上说几句话。1994年11月,外地来一客人,愿出年薪10万元聘他去帮助搞熟制品加工,他想,人活着不能光为钱。于是,婉言谢绝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去年4月,车间在产品质量上出了一点小问题,他首先承担了责任,当场处罚自己150元。并对产品实行“一袋否决制”,从原料到成品,从检测到加工,70多名质检人员环环把关,因此,三原熏鸡、五香猪蹄的优质率分别从过去的94.18%、99.03%提高到98.5%和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