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烟草专卖局(司)党支部书记、局长、经理惠长安,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带领一班人团结拼搏、锐意改革,使企业的面貌为之一新:1995年荣获县级“双文明”单位称号,1996年跨入市级文明单位的行列,1996、97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烟草系统“双文明”单位,并多次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变化的关键在改革,改革的关键在领头人——
1994年8月,惠长安走马上任。面对企业亏损、管理混乱、人心浮动的烂摊子,经过调查、分析、研究之后,他响亮地提出了“稳定为大局、改革抓重心、奋战一百天、实现无亏损”的奋斗目标。当时,正值烟叶的收购季节,他深入到职工中,了解情况,交心解疙瘩,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开拓新局面。将职工积极性调动起来分赴到各个烟叶收购点之后,他又南下北上开拓市场。上任的第一炮就获得了满堂彩:到94年底,公司收购烟叶7.13万担,实现产值1032万元,上缴烟税352万元。不但扭转了亏损,还盈利4.28万元。
紧接着,这位企业领头人又在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引入竞争机制上制定了《长武县烟草公司全员劳动合同制推行方案》。在公司中推行聘任上岗,双向选择的用人办法。结果,两名不胜任工作的中层领导落聘,四名有丰富经验而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一般职工走上了中层岗位,还有两名职工落了聘。这一着,为企业内部注入了活力,一个“竞争上岗、讲道理、讲贡献、讲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风气骤然形成。为适应工作的需要,大部分职工都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提高:1995年在全系统全员劳动合同制考试中,公司获集体二等奖;96、97年在市烟草系统烟叶四十级分级竞赛中,连夺集体第二名。
1995年,长武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在困境面前,惠长安同志一不惧怕,二不气馁,而是运用改革的机制,结合长武的具体实际,独辟蹊径:加大资金的投入,与县水利部门联手,扶助兴修水利;加强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建立科技示范田、指挥田、以点带面。得力的措施,不仅抵御了自然灾害,还创出了好效益:这一年落实烟田达4万亩,收购烟叶20.6万担,实现烟税843.7万元,还实现了烟叶首次出口。
三年三大步,一步一个新台阶。在长武烟草局一圈圈的光环中,惠长安的名字也一天比一天响亮:连续三年来被市烟草系统评为先进工作者,96、97年均被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