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翔
在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南亚地区被认为“早已跨在核门槛上”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进行了11次核试爆。此番核试风首先起于印度,后在其“核炫耀”与“核讹诈”的政策影响下,巴基斯坦以牙还牙,终于在南亚地区形成了一场严重的核对峙局势。要弄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要从头讲起。
历史纠葛在前
印度原为英国最大的殖民地,被称为英王室皇冠上最明亮的一颗宝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政府曾被迫答应战后准予印度独立,这不仅是印度人民解放运动的斗争结果,也是英国在大战中的不利地位决定的,但是作为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国并不甘心于自己权利的丧失,为了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他竭力在印度多民族、多教派、多党派之间,挑拨离间,制造分裂,并于1947年3月抛出了“蒙巴顿方案”,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把印度分割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地区:(1)巴基斯坦国,包括东西巴基斯坦,(2)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3)王公土邦。占印度面积的五分之二。当时印度国大党主张全印统一,而穆斯林联盟却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为了实现目的,伊斯兰教徒不断举行示威,双方多次发生流血冲突,伤亡甚多,由于英国在印度问题上的分裂手段使得印巴间矛盾进一步加深,在1947年8月16日发生了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厮杀,死亡多达一千多人,这种矛盾日益激化为日后的印巴武装冲突埋下了祸根。
1947年10月,印巴两国围绕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爆发了第一次战争。克什米尔原是印度北部的土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其中78%为穆斯林,20%为印度教徒。印度分治后,巴基斯坦认为,克什米尔居民大多数是穆斯林,因此它应该加入巴基斯坦,而印度则认为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并不反对印度,宗教信仰并不影响其加入印度。尖锐的分歧使得印巴双方刀兵相向。虽然,最后以调停结束,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五分之三的土地和五分之四的人口,巴方控制了五分之二的土地和五分之一的人口,但是问题还远没有解决,正如巴总统阿尤泽布汗所说“克什米尔得不到解放,巴基斯坦绝不罢休。”在这之后,印巴双方又于1965年8月和1971年11月,先后进行了两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印度加紧了分裂巴基斯坦的活动,他鼓励东巴人独立,煽动东巴人外逃,扶植东巴反政府武装,1971年3月,巴政府武装平息东巴的分裂活动时,印度便打出了“孟加拉国”的旗号。并宣称:“东巴局势已不仅仅是巴内政,印度决不能漠然视之。”东巴难民已经威胁到印度的生存,要求印军作好长期战争的准备。果不其然,东巴基斯坦于1971年宣告独立,正式成立孟加拉国,而远在1600公里之外的西巴基斯坦,因为中间隔着印度的国土,无法出兵,只能望“孟”兴叹了,想来这“割肉之痛”也是印巴核对峙的又一根源。
激进的印度人民党
作为印度三大政治力量的一足,印度人民党,代表着印度教徒和城镇小商人的利益,该党在拉尔·克里希纳·阿德瓦尼的领导下,不断壮大,很快发展成为拥有250万党员的大党,该党在议会中的议席,也由最初的两个增加到162个。
印度人民党在今年3月举行的印度大选中联合13个小党派,以245个议席的优势大败印度国大党和联合阵线,组成了印度新联合政府,并由现年71岁的瓦杰帕伊担任总理。
人民党是一个民族主义倾向很强的政党,它的党员80%以上都是印度教徒。而在这个拥有9.52亿人口的国家中,有将近8亿的人信奉着印度教。印度人民党的声望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煽动广大教徒的民族主义情绪,主张采取激进的方式解决国家、民族问题,该党的宗旨是“一个国家、一种宗教、一种文化”。人民党曾批评前几届政府在西方的压力下,放弃进行核试验的“选择”,出卖了印度的安全利益。他们奉行“敢作敢为”的外交政策,认为印度应该成为核大国,并将为此不惜任何代价。
正是在这样的冷战思维指引下,印度人民党才在其执政不过3个月的时间里,创下了一番“丰功伟绩”。
两《约》
为使人类免遭核浩劫,保障各国人民的安全阻止核武器扩散,积极着手裁军,削减核武器,促使核技术使用于和平建设,1968年1月7日,由英国、苏联、美国倡导和其他178个国家参加,分别在伦敦,莫斯科、华盛顿缔结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亦称《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该条约明确规定所谓有核国家必须是1967年1月1日前爆炸核装置,掌握核武器的国家,并允许保留核武器,即美国、英国、苏联、法国、中国五个国家为合法的有核国家。
为世人所熟知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于1996年9月10日,在50届联大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该条约规定:缔约国将作出有步骤、渐进的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削减核武器,以求实现最终消灭核武器。缔约国家承诺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禁止和防止核爆炸,不进行任何核试验,并承诺不导致、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与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1996年9月24日中、英、法、俄、美五个核大国率先在条约上签字,迄今签字国已有149个。由于条约明确规定要有包括印度等国在内的44个必须签字国,所以印度至今拒不签署的立场使条约迟迟不能生效。同印度相比我国的态度则是明确而积极的,自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中国政府就郑重宣告,中国研制核武器完全是出于自卫,并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中国的最终目标是全面销毁核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