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采用“滚动铁饭碗”,调控就业。新加坡政府在制订就业政策时,采取“滚动铁饭碗”的措施,以充分就业为宗旨,对因产业结构变化而下岗的职工实行有组织的再培训、再就业,以新工种换旧工种,也就是实行“新饭碗”换“旧饭碗”的衔接体制。这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对整个国家的下岗人员进行重新组合,使富余人员不简单地被推向社会。
英国:建立服务机构,导向就业。英国的服务机构遍布全国,由全国就业服务总局、区域局和分区组成。失业者通过职业介绍所可获得全部工作机会信息和最新的工作岗位信息,从而很快找到合适的工作。
德国:推行失业保险,保障就业。在德国,除国家公务员和企业主、个体劳动者外,所有在就业年龄以内的人口均实行失业保险。现行的失业保险费缴纳标准为工人毛工资的6.3%,由雇主和雇员各缴纳一半。发放失业保险费标准是:有小孩的为本人失业前纯工资的69%,无小孩的为60%,并根据失业保险费缴纳标准的期限确定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期限。这一方法不仅使失业的职工打消了顾虑,而且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
美国:追随科技新潮,提高就业率。在美国,电子计算机新用途的开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行业。比如,自动化及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将取消了工厂成千上万种职务,这样数以万千的工人将转入新的工作,给机器人编程序,修理机器人或监视机器人的运转,随着工作的日益复杂,许多工作方式改变,工人感到有必要接受培训和深造,使自己创造符合不断变化的雇佣条件。
日本: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消化就业。日本把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放在中小企业主渠道上。他们根据一个时期的就业状况,通过增拨财政预算,降低企业税费、提供优惠贷款政策,既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又促进就业岗位增加,抑制失业率上升。 (文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