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克林顿访华的重头戏——中美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时间,这次中美首脑会谈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
合作与发展
日本《朝日新闻》6月28日发表题为《从对立走向合作的时代》,文章说,这次北京的美中首脑会谈是一次预示着美中开始进入“合作时代”的会晤。去年秋天江主席访美时双方商定建立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开始得到了具体落实。在首脑会谈时,两国一致同意合作对付亚洲面临的“危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美国和中国实行这种合作,有助于亚洲的稳定与和平,值得欢迎。
时事社北京6月27日电,题为《美中关系走向成熟》一文称,27日的美中首脑会谈在战略导弹互不瞄准对方和不扩散导弹技术等问题上取得了意外的成果。通过这次会谈,两国的相互依赖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增强国际发言权
日本《每日新闻》6月28日刊发文章说,在27日举行的美中首脑会谈中,中国通过同冷战结束后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战略对话”,基本上实现了继续增强“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发言权的目标。
关于南亚形势和防止核扩散等各项联合声明都是涉及地区和世界安全保障的问题,这同过去那种始终限于解决台湾和人权等双边悬而未决问题的美中关系相比,完全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中国同意美中两国互不把各自控制的战略核导弹瞄准对方,并且表示要积极研究参加限制有关导弹技术出口的问题。中国收到的效果是重大的,让人强烈感到中国正在履行作为拥有核武器国家的责任。
克林顿总统在会见记者时说,“美中双方一致同意支持日本为稳定日元并促使人们恢复对日本经济的信心而采取的政策”。实际上可以说,这是美中两国共同要求日本进行改革。这是过去所未曾有的美中合作方式。
坦率友好地谈论分歧
法新社北京6月27日电谈到,江泽民和克林顿在27日首脑会晤后举行的妙趣横生的记者招待会上揭示了中美关系已经有多深。
这两位领导人把两国之间关系的新精神人格化了。他们相互热情地祝福,但也毫不犹豫地说出双方有很大分歧的问题。
白宫发言人迈克·麦柯里说:“这是一场十分不同寻常的辩论。”
分析家们说,两国领导人表现出的坦率态度标志着中美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
一位西方外交官说,华盛顿于1996年开始实行同中国进行“建设性接触”的政策,其目的正是为了进行这种坦率但是友好的对话。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