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投产10多年的太白造纸厂连年亏损,没想到来自兴平的7名下岗职工承包后,8个月就实现产值60多万元,上交税金7万多元。
该厂是八十年代后期由眉县小法仪镇豆家河村投资80多万元建成的。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灵,产品单一,管理跟不上,企业连年亏损,成为远近有名的“烂”厂。97年元月,兴平一军工企业的下岗职工刘长才、郭敬爱等7人闻讯后,与该村签订了5年的承包合同。为了使这个“烂”纸厂早日恢复生产,他们7人找亲寻友,四处借贷80多万元,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维修,又三次进行技术改造,直到6月份,终于使这个冷清了很久的厂里又响起了隆隆的机器声,还安置当地剩余劳力67人。
当谈到下岗这个敏感的话题时,曾做过工段段长的刘长才说:“作为职工,每个人都不愿意下岗,就我个人而言,刚下岗时也曾痛苦过,骂过娘。可想开了,干啥不是一样呢,非要分个泥饭碗,铁饭碗有啥意思,人总得有饭吃呀,无论干啥,挣钱就行。”
(朱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