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仅有45名员工的民营科技企业蒲城润奇果树肥料厂,就有18人是从下岗职工中聘用的,而这些下岗职工也用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果肥厂做出了贡献。
润奇果肥厂厂长黄利军就是下岗职工,1992年7月他从孙镇粮站下岗后,贩卖过水果,开过加油站,跑过出租车,后来又承包了果园,1996年他同省农科院果树研究中心取得联系,共同同开发生产全营养果树叶面肥,由研究中心提供生产配方,黄利军本人负责筹资建厂。黄利军大胆从下岗职工中聘用人才。42岁的徐曙光曾是汽拖厂生产厂长,后又任县宾馆副经理,1996年下岗后待业在家。黄利军得知老徐有着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便亲自上门聘请徐曙光担任生产副厂长,重新上岗的徐曙光大胆推行新的管理模式,严把产品质量关,产品问世仅一年,即荣获第四届农博会后稷金像奖。刘正文原在物资总公司工作,他搞过汽车、钢材销售,具有一定的社交营销经验。去年下岗后,被黄利军聘请重用担任果肥厂副厂长,负责销售、宣传工作。在果肥厂,刘正文发挥业务专长,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上百个销售网点,设立了一百多个示范试验田,使“润奇”牌果肥一举占领了叶面肥市场。县水工队干部李久龙今年4月份下岗后,他找到果肥厂,自愿要求搞果肥销售,目前,李久龙已在河北石家庄一带为“润奇”叶面肥打开了销路,仅5月就销售产品8吨,实现销售总额15万元,而他自己也得到了可观的经济回报。
如今,润奇果肥厂的15位行政管理、销售人员全部是从下岗职中聘用的,还有3名下岗职工在生产一线实现了再就业。 (屈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