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梅
日本的形象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先进国家,所以,外国人往往会认为日本人都很有钱。其实,日本是“国富人穷”,个人收入并不是很高。日本人工资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水平均衡,贫富悬殊不大。
日本的职业不外乎为国家公务员和公司职员两大类,公司职员的工资稍高一些,但远不像中国机关人员的收入与下海成功的大款们悬殊那么大。两者间不过是10%上下的差别。
各机关企业制定的工资标准中必有一项内容,那就是关于长工资的规定。一般每年长一次,其浮动比例大约为原工资额的5%。
通常,20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刚进公司,每月工资约20万日元左右,高中毕业生约18万日元;按照每年5%的工资浮动比例,到了30岁,工资可长到近30万日元;到了四五十岁,如果晋升为公司要职,岗位津贴会多一些。但就是40多岁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他每月能拿到手的工资也不过40至50万日元。因为日本有交纳所得税的制度,工资越高,其所需交纳所得税的比例也就越高。40多岁的董事会成员基本工资一般都可以达到80至90万日元,但其中一半都会成为所得税被扣除。
日本的奖金不是以成绩评定为基础,它是一种变相工资。加上奖金,30岁的日本职工年收入大约在450万日元。但是,奖金收入也是要交所得税的,扣除所得税的年净收入是350万日元左右。而在日本维持单身生活,每月至少也需要12至15万日元。在日本,公司总裁因为交所得税的问题,同样不会把自己的工资定得太高。反正公司有了利润是公司的,可以用这个钱引进设备,甚至大吃大喝,然后开张发票,这样,花掉了的钱当然就不用交纳所得税了。
(原载1998年4月30日《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