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针线情

2023年10月07日

李永中

在我床头柜的抽屈里,有一小疙瘩线,线疙瘩上别一枚针。每当打开抽屈看到她,我就要默思良久,一股感染之情油然而生。

十多年前,我母亲就已重病在身,不能为我们做针线活了。姐姐出嫁后,我和弟弟的穿衣只好靠买成衣或请邻里亲戚帮忙。但衣服穿在身上难免划破或裂缝。这时,求人帮忙行,一次两次可以,如果老是麻烦别人不要说人家乐意不乐意,就自个也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从那时起,父亲开始学做针线活,为我们缝衣补袜。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父亲第一次做针线活的情景:那是给我新买的上衣钉纽扣。电灯光下,从不带眼镜的他身子前倾,坐在小凳上,把新衣搁在并拢的双膝上,右手拿针,左手捏着衣服,一针一线……动作不那么熟练,做一阵停一阵,好大功夫才钉好纽扣。就这样,我和弟弟的衣服虽说陈旧,却从不“千窗百孔”,直到我们渐渐长大。

后来,我在外上学。临走时,父亲特意送我一疙瘩针线说:“衣服破了,就自己动手缝缝。”

三年学涯,我由笨手笨脚到逐步熟练针线活,不仅能缝缝补补,还自己动手缝洗过被子。

如今父亲年龄大了,眼睛也不好使,况且有孝顺媳妇,用不着做针线活了。我却养成了随身带针线的习惯,尽管现在很少用她,还是舍不得丢弃,怕是有缘在先了吧!23

上篇:广告
下篇:机会还是“鸡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8/19980804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8/04/25269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