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生贤
住在乡野花丛树林之中,不仅夜间寂静,白天也寂静。早晨起来,空气新鲜,宾馆没有围墙,楼前楼后,路净,树净.草净,花也净,绿毯似的草坪里有一尊尊奇形怪状的雕塑。朝阳透过树林的缝隙射过来,给花丝、草坪镀上了金色,点点晶亮的露珠泛起一道道耀眼的银光。
吃罢早餐,驱车直奔德国的科隆。
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从荷兰延伸到德国。果然不远,很快出了荷兰国境,公路在德国的乡间田野里拐来拐去,或上下绕行。这里虽是丘陵地带,然而牧草嫩绿,庄稼茁壮,满坡满岭和沟沟凹凹,都呈现一片绿茸茸的底色。这样,把那一片一片缀在绿底上的金黄色油菜花,衬托得更加瑰丽和鲜亮。村庄稀疏,有时候很长时间才能看见一个,但村庄较大,有的简直像个小城市,唯有尖顶教堂鹤立鸡群,分外突出,村村如此。
11点10分到达科隆,汽车在越过莱茵河大桥的时候,透过车窗,我们看见了两个并排向上直接天际的尖塔。翻译说,那就是著名的科隆大教堂。汽车过桥之后,沿着莱茵河畔,在科隆大街行进。
科隆是联邦德国中西部古老城市,位于莱茵河畔,早在公元前38年,这里就是古罗马的战略要塞。现在,莱茵河上有8座现代化的大桥,将两岸连通。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也在这里,其工业以技术密集型占优势。科隆的名胜古迹除了大教堂之外,还有1388年创办的科隆大学,马克思曾经在这里创办过《新莱茵报》。
汽车在一家基金会的门口停下,我们步行到达科隆大教堂。当你站在教堂前面广场向上仰望时,一种威严赫赫的巍峨雄壮形象突现在你的眼前,而且不由自主地铭刻在你的心中,它真不愧为欧洲北部最大的哥特式教堂。这座教堂开始建于13世纪中叶,教堂人口两旁那八角形塔林,是在1842—1880年间建的,高为150米,整个教堂雕有精致的花饰,尤其是那两座八角形塔林,活像是同根生长出来的两棵由大小、形状对称的无数群塔组合而成。根基深厚稳实,塔尖勃然向上,直指苍穹,给人一种勇往直前的穿透力量,难怪五洲四海不同肤色的人纷纷仰慕而来。
教堂后边是莱茵河,一座拱形大桥横跨河上,桥头有一尊骑士跨着战马的雕塑。教堂前面的广场上游人络绎不绝,正对着广场的一条大街,窄而干净,两旁店面密布,店面里边摆满了形形色色的旅游商品。
在这里,卖艺和乞讨的人不少。教堂前边的广场上有一民间乐队演出,收钱的纸盒放在前边,有人不断向内投钱。广场左边的人行道旁,坐着一位青年妇女,身边有一小女孩,怀里抱着一男婴,伸着手向来往行人讨要。教堂左边有一儿童食品商店,商店前面有两个头戴直筒毡帽的中年男子,衣着整洁不俗,皮鞋擦得锃亮,坐在自带的折迭椅上,拉着手风琴,面前放着一个收钱的纸盒。旅游景点卖艺或讨要似乎司空见惯,而中午在快餐店又遇上了两个约有七八岁的女孩,捧着饮料空盒挨个讨要,给钱的人不少。正在吃饭的老陈将几根土豆条放在那女孩手中的盒子内,女孩笑了,迅速将土豆条还给了他。拧身走去以后,还转过头来对着老陈笑了笑。她是在笑他吝啬,还是笑他无知,谁也无法猜出。
从餐馆出来,看见一家3口,父亲领着两个姑娘,正在大街上吃饭。身旁是他们带的两只大黑狗,一个狗一筒罐头。人吃饭,狗吃罐头。与上述乞讨者形成鲜明的对照。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