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西北的陕西皇城集团公司,是我国建材行业的一支劲旅。公司董事长郭宽义不仅是一名优秀民营企业家,更是刑释解教人员的贴心人。近年来,他本着服务社会,减轻社会压力的宗旨,大胆接收了30多名刑释解教人员在公司就业,通过教育、感化、扶持,挽救了一批失足者,使他们在这里重新发挥了光和热,其中2人担任了车间主任,4人担任了车间班组长,15人连续三年被评为生产标兵。
3年前的一天,一位愁容满面的小伙子怀着迫切的心情来公司求职,并主动做出9条保证,但公司人事部一听是名刑释人员,就立即婉言谢绝了。后来他又到其它单位求职也都碰了壁,以致重新流落社会,抢劫杀人被判死刑。郭宽义知道这件事后流泪了,他说:“如果当时我们伸伸手,给他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许他的人生就会改写,可是……唉……”他为此深感痛心、内疚,并义无反顾地说:“绝不能再把他们推向社会,我要挽救这些失足者,改造他们,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材”。之后,他毅然决然向社会公开承诺:凡两劳人员来公司求职,一律无条件安置。消息一出,一下子就吸引了20多名刑释解教人员,公司一一建卡立档,根据各人特点安排适当岗位,落实帮教对象。装配车间的周某激动地逢人就说:“刑满后,父母见不得我,亲友嫌弃躲避我,找工作没人要我,没想到郭董事长这么快就给我安排了工作,而且亲自掏钱为我买了日常用品,他真比我的父母还亲啊。”
由于刑释解教人员的特殊身份,他们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比常人更多的忧愁和烦恼。郭宽义认为,设身处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是感化教育他们的有效途径。刑释人员邓某,曾因强奸杀人罪被判重刑,气死了父亲,家中的房子也被亲戚卖了。上班后,看到别人一家亲亲热热过日子,他羡慕极了,情绪非常低落,经常孤身一人偷偷流泪,郭宽义发现后就四处张罗为邓某牵线搭桥,终于找到了合适姑娘,但当姑娘听说邓某曾犯有致死人命罪时坚决不同意了,郭宽义就亲自登门,苦口婆心地做女方的思想工作,姑娘最终答应了这桩婚事。结婚那天,郭宽义又让公司特意装饰了一辆豪华车娶新娘,并发动全公司职工都去参加,他亲自主持婚礼,场面很是热闹。结婚后的邓某,精神抖擞,干劲倍增,当年被评为生产标兵。第二年,又因其高超的翻砂技术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被提拨为翻砂车间主任。每当提及此事,邓某总是激动不已,他说:“没有郭董事长,真不知道我今天是个啥样子。”
在磨球车间工作的赵某,服刑期间掌握了过硬的机械加工技术,郭宽义得知后,专门把他调到了机修车间,为他买来了《机械制图》、《设计与加工》等专业书籍,落实了必要的办公设施。赵某在机修车间如鱼得水,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不久就为公司设计加工了一套专用工装设备,此举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效25%,创直接经济效益10多万元,不久,郭宽义又提拔赵某当了车间主任。一石激起千重浪,公司技术革新热潮骤然兴起,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每年都要获得2—3项发明专利,产品技术含量始终名列全国同类企业前茅。
“两劳”人员在生产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使企业效益连年递增,公司产品先后出口到俄罗斯、吉尔吉斯坦、蒙古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郭宽义本人也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宝鸡市唯一的全国安置帮教“两劳”人员先进个人,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失足者的贴心人。
(范会贤罗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