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洁
“从今天起,我下岗了……”妻把最后一个月的生活补助费60元重重地摔在桌子上,眼泪便夺眶而出。
妻是1974年进入豆制品厂的。当时这个属集体企业的厂是很红火的,厂子虽然只有20多人,但城镇3万多居民的豆制品消费全靠它,职工们的工资奖金满高的。同事都夸我的妻“修”了一份好工作。后来厂子人员陆续增加到170多人,加之粮油市场放开,厂子的效益每况愈下,还欠下100万元的债务,直到近期终于破产了。在宣告破产的会上,在这厂工作了20多年的妻和许多女同胞痛哭了一场。
此后,一家4口人的生活,全依靠我这600多元工资维持。妻更是愁眉紧锁,忧心忡忡。有时烦恼起来,觉得板凳桌子都碍她的事。
妻下岗后,一直在料理家务。她感到生活枯燥无味,特别累。我一改过去连“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习惯,一下班就往家跑,不但尽量帮她多做家务,还有意多谈些生活趣闻。星期假日陪她出去“观光”.使长期从厂房到厨房、从厨房到厂房的妻,第一次感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我鼓励妻子重新就业,并陪同她一起,上街看招工海报,晚上看电视广告,终于在一家私营企业的食堂揽到了加工豆浆的活计。该出手时就出手,我毫不吝惜地拿出积蓄的6000元,购置了豆浆加工机械,搭起简易豆浆加工房。开张时,几个下岗嫂还买来鞭炮足足放了5分钟,半个月后一核算,每天净赚30元。比妻下岗前的工资收入高多了!
现在的妻,像换了个人似的,情绪饱满,精神十足,虽然工作辛苦,但整天乐呵呵的,她反而告诫我说:“你现在捧的是铁饭碗,要好好干。万一你分流离岗了,咱们就开个夫妻豆浆店,红红火火干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