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从别人不愿干的事做起

——西安市中心医院“护嫂”马淑敏谈再就业

2023年10月07日

我原是西安秦岭棉织厂的一名印花工。1995年,我因厂子倒闭被迫下岗。在厂子工作了十几年,在步入中年时,却下了岗,心中很不是滋味。当时丈夫暂时被厂里留用,干几个月才发一个月的工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生活陷入困境。我该怎么办?

起初,我试着到批发市场,进些小日常用品摆地摊。我抹下脸皮,壮着胆子,仍因没有固定摊位,被人赶来赶去,没赚到钱不说,反而受了不少窝囊气。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又接手了别人的一个夜市摊位,卖起了麻辣烫。由于不懂经营,应付不了很多麻烦事,没有多长时间又赔了钱。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市场闯荡,我却受到了锻炼。

于是,我以积极的态度到市总工会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参加了第一批钟点工的培训,系统地学习了烹饪、礼仪等多种技能和知识。一个多月后,经该中心介绍,我和另外两名下岗女工,来到市中心医院当护嫂,月工资300元,一周休息一天。可以说,这是我下岗以来再就业的真正起点。

经过短期的护理知识培训,我被分到了神经外科。众所周知,这里的病人大多是因事故车祸等原因造成的脑外伤、脑瘤、脑神经失常的脑伤病人。记得刚上班的第一天,我就遇上了一位因车祸致伤的病人,浑身是血,衣服、被子都被血浸透了,脸也变得异常使人恐惧。当我为她做手术前的清洗,端着一盆一盆的血水去倒时,空气中泛着的血腥味,使我透不过气,不由得恶心呕吐。我第一次尝到了当护嫂的艰辛,心里直想打退堂鼓。晚上回家吃不下饭,丈夫看我难受的样子,就说,干不成就算了。

我的思想斗争也很激烈:想想当初下岗时闯市场谋生的艰辛和曲折,分析自己也四十多岁了,文化不高,没有技术专长,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和职业,哪能轻易放弃!当护嫂虽然辛苦劳累,但总得有人从事这个职业,我为什么就不行呢?一个月后,和我一起来的两位下岗姐妹,因受不了这份苦,都相继离去了。靠着一颗平常心,我坚持了下来。

护嫂在别人眼里看似最不起眼,但要做好护理工作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既要为病人打水、买饭、喂饭、倒痰盂、洗脸、洗脚、梳头,又要剪指甲、刮胡须、喂药、翻身、照顾大小便等等。这不但需要有不怕耐烦的毅力,还要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为了适应工作,白天我在搞好护理工作的同时,虚心向医护人员请教,晚上回家就阅读一些护理专业知识,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提高自己素质。为掌握重病号的心理,研究做好危重病人的特殊护理,我还学习了心理学。虽然自己的工作脏一点、苦一点、累一点,但每当看到在自己精心护理下,病人康复出院时拉着你的手连声说谢谢时,心里就欣慰多了。年初有个姓李的脑瘤患者,做了手术后,大小便不能自理,拉、尿都在床上。我不厌其烦地为他换洗被褥,为他擦洗身子。他的一个在香港工作的女儿,回来探望父亲,看到我对他父亲照顾的如此细心、周到,感动地说:“马嫂呀,你真是做到了连我们做儿女的都难做到的事!”她心里过意不去,就掏出一沓钱来,要我收下。我说:“我不要,我怎么要你们的钱呢,这是我的工作,是应该做的。”1997年12月我被西安市总工会评为再就业先进个人,今年的5月22日,我被西安市近万名群众投票选为“十佳再就业明星”。

上篇:敢说“大话”的工长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8/27/25335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