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导演弓弦

2023年10月07日

□文/盛唐

今年3月5日在西安液化气管理所煤气泄漏闪爆抢险战斗中,14人壮烈牺牲,28人英勇负伤,省委组织部筹拍抢险纪实片《烈火英雄》。

弓弦走马请缨担任了总编导,虽说10年间自己编导纪录片50多部,他却从不满意自己,常常自称是影视界的“小卒子”。

他们驱车来到甘肃省正宁县和镇原县,采访烈士的家庭;有时为了一个采访,他们扛着摄像机,步行几十里山路,不辞辛劳探寻烈士精神的源头。

他们为了搜集鲜活的素材,不惜下大功夫,不惜付出代价。有一次,他们来到土门夜市,挨家挨户打听寻找3月5日义务为官兵送饭的市民,从下午6点到晚上9点,终于找到了当事人,而这花费数小时得到的素材,在完成片里只使用了十几秒。

四处奔波累坏了弓导,拍摄《三线学兵连》时他腿骨骨折尚未痊愈,在拍摄现场他疼得一瘸一拐,配合拍摄的消防支队官兵以为他是天生的残疾,也不便多问,直到拍摄结束,才知道他是带伤工作,不禁感动得流出泪水。

“小卒”心态也使弓弦导演在情感上更贴近普通人。烈士马军武的父亲藏起伤痛如往常一样干起农活,并在摄制组离开时,送来了三双鞋垫;当烈士贺军胜的妻子说全家没有一张合影,唯一的合影是妻儿抱着遗像拍下的;全身烧伤面积达50%的李伦鼓励母亲不要伤心,母亲说:“我为儿子是个英雄而骄傲”;垂危战士牛相成父亲说儿子做得还不够,离一个优秀军人还差得很远……弓弦一次次热泪盈眶。

在后期制作日日夜夜,他把自己的感情转化为对纪录片情感高潮的精心设计,全身心投入近乎于自虐,从早晨到第二天凌晨,天天奋战在机房,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饿了就啃一口干饼充饥,一个月下来,合作者全都累得病倒了。

大家骂他几句:“电梯不坐爬楼梯,工作狂!”他却嘿嘿一笑说:“谁让我是小卒呢”,又补上一句“痛苦也是享受”之类不着边际的话。大伙拿他无奈,只好跟着他一起遭罪。

像弓弦这样剪辑几秒钟画面要耗费一个晚上,把原定一月的周期延长为三个月,把原定的45分钟片子加长为两小时,使摄制经费追加了一倍的编导,按常规早该被“炒鱿鱼”了,可是制片人苗保生不仅理解了弓弦的所做所为,也感动于这种“小卒”精神。他说:“正是这种把小事当成大事来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才使这部难度极大的片子化平凡为神奇,获得了震撼观众的效果。”

的确,著名演播艺术家张家声为《烈火英雄》配音时,感动得泪如雨下;北京一位电脑高手看完样片后主动要求用非浅性编辑技术对片子进行修饰和包装。

经过四个月奋战,这部大型纪录片终于“熬”出来了,“小卒”弓弦像往常一样邀请部分文艺界、新闻界专家和消防官兵观摩、检阅此片。

一个作家看完后激动地说:“这部纪录片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根鞭子,它将唤起我们的良知,抽打我们的灵魂。”

一个影评人说:“这是一部深刻的作家电视,也是一部声画并茂电影家的精品,更是一部直逼现实的记者杰作。”

消防官兵看完后,有的仍抽泣不止,他们给弓弦导演赠送上一套迷彩服表示感激和纪念。

上篇:没有了
下篇:庄稼人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8/27/25336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