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年初向社会承诺:只要下岗职工不挑不拣,48小时内就可安排再就业。半年多过去了,实践证明大连市做到了。也许有人羡慕、感慨:要是生活在大连多好,大连的经济基础好,三产发达,找岗位容易,别人没法比!
诚然,作为下岗者和政府职能部门,多么地希望自己所处城市也如大连一样啊!然而,羡慕归羡慕,希望归希望,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作为下岗者,是否也象大连下岗者真正转变了观念,做到不挑不拣?作为政府部门,是否也如大连有关部门一样,为下岗职工提供了热情的服务、实用的信息、周到的安排?按理说,从下岗者转变观念和政府为民服务的角度讲,其它城市和大连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为什么人家就能跑得快呢?
纵观大连市安排再就业的过程,至少有两点值得学习、借鉴。一是政府部门不停留在口头允诺上,而是埋头做实际工作。成立即时服务所,组织信息队,设置监察队。特别是劳动局信息队的工作可谓细致入微,他们用两条腿一条街一条街、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去收集岗位信息。这里似乎给我们一个启示,是否工商、税务等部门也积极主动一些,利用职能优势与用人单位建立热线联系,再把信息归口到劳动部门。二是大连人的观念转变得实在。与其它各地一样,端盘子、扫大街之类也是大连下岗者必须面对的岗位,但他们不挑不拣,无视工种贵贱,而把重新拾来的饭碗当成新的工作起点。然而有的城市却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本地人说找不到工作,却眼睁睁看着外地打工者高高兴兴上岗。
不挑不拣,好找饭碗。处在转轨期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的一生有可能还要面临第二次、第三次下岗,不挑不拣找饭碗已成为越来越多下岗者的共识。当然,除了下岗位者不挑不拣,努力提高再就业技能素质外,政府部门要象大连一样,尽量把再就业工作做得更细致些、具体些,为下岗者提供更多的、合适的上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