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但交通运输业生产形势严峻。
1998年我省铁路建设计划安排17.3亿元的投资规模,用于新建和扩建两个项目,神延线(神木——延安)390公里,投资15.3亿元,计划3年建成;阳安线(阳平关——安康)扩建改造计划投资2亿元,已分别开工。1998年公路建设是我省交通工作的重点,计划用于干线公路新建和改建的投资额较去年完成的投资又增加了16亿元,达到34.12亿元。今年我省安排的新开工项目较多,其计划投资额占本年公路基本建设计划的近1/3,宝鸡一牛背公路、西兰公路、西飞公路、西沣公路均已开工建设。全年计划新增等级公路1000公里,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对改善我省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上半年,特别是进入二季度以后,运输生产形势日益严峻。突出地表现在铁路客货运输量下降。上半年旅客发送量1252.8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2%,完成计划的50.2%,货物发送量1764.2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5.8%,仅完成计划的47.7%。据省企业调查队对我省运输行业调查结果显示,交通运输在不景气区间运行,不景气指数约20%左右,利润下降约40%。从公路运输抽样调查推算结果看,上半年全省非交通系统共完成客运量5370.18万人,客运周转量43.96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6.5%和14%;完成货运量7378.4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4%。
据有关部门分析,我省运输生产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全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我省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回落较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我省交通产业综合能力滞后于全国水平,适应市场能力差,抗危机能力低。各运输经营单位应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本着一切为旅客着想的思想,加大营销力度,同时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收入。二是独立核算运输企业亏损加重。上半年全省独立核算运输企业净亏损2341万元,而且亏损在逐步加重。要使这些企业尽快摆脱亏损,根本出路在于深化交通运输企业改革,实现全省交通企业资本最佳组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快企业改组,建成真正具有实力并有较强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发挥规模效益。对小企业要全部放开搞活,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推动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加大扭亏增盈力度,使大部分国有交通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