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改革报》报道,国家纺织工业局局长杜钰洲日前分析纺织国有企业改革和生活效益形势时指出,在国内外两个市场出现新变化时,我国纺织工业扭亏难度加大,进一步暴露了我国纺织工业深层次矛盾仍很尖锐。这些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长期重复建设带来了严重后果。全球纺织工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纺织工业在中低档市场上过度竞争;一方面销售下降,一方面产成品积压严重。今年1—5月销售收入596亿元,产成品占用3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5%。另外,一方面卖不出去,市场疲软,同时又存在大量进口纺织品挤压国内市场的现象,每年进口布料就达60亿美元。二是人员过多。现在在原料和产品价格大幅降低的情况下,人员多的矛盾更加突出。压锭之后仅按比例减人还是不够的,离万锭150用人的先进目标差距很远。现在人是分流了,但还吃企业的大锅饭,没有真正与企业脱钩。三是历史包袱重。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和人员多是主要原因。全行业1—5月的销售利润63.69亿元,而财务和管理费用达101亿元。还有很大的潜亏,欠息也很多。四是管理滑坡,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的要求,粗放经营造成很大被动。无效生产、积压生产不如停产减产。思想观念老化,等靠要,重复开发,不重视开发的现象十分普遍。
杜钰洲说,这些现象说明,企业仅仅躺在国家政策身上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自我加压,自身努力才能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