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光芹
许多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为此,他们经济上不惜重金投资,生活上围着孩子转,甚至不顾自己孩子自身个性特点,强逼孩子学习自己不愿学的东西,强行规定孩子考试达到某一个分数等。
家长不切实际的期望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不良的后果:(1)心理压力大,怕成绩不好对不起父母,或怕父母责备; (2)由于达不到父母提出的高期望目标而丧失信心,自卑自责:(3)因持续的失败感和内疚而形成紧张不安,伴有恐惧的焦虑状态,甚至出现考前失眠,考试时胸闷、心跳加快等神经系统反应;(4)产生逆反心理对父母的话,不分是非一概反对;(5)为父母被动学习,学习动力不足。
为避免孩子出现上述心理问题,家长应首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什么是人才,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心和谐发展的人:其次,当今社会给孩子提供成才道路不仅仅是小学——中学——大学这一条,应面对客观现实根据孩子现有的条件,实事求是地制定出适当的期望,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拔苗助长:第三,要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对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而理智地做出的选择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