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智科
宝鸡市某建材化工经销站,来了一位自称是西安某科研单位推销员的人,说他们研制开发出了一种高效“万能洗洁王”,想在宝鸡聘请代理商。邱经理遇见这类事多了,心里正烦着呢,就没好气地说:“去去去,别处转去!”来人却有耐心,将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获奖证、专利证、营业执照复印件等一叠材料拿给邱某,邱某对这些东西根本不屑一顾,这时候,来人拿出7瓶样品,说能卖就卖,卖不了就送给邱某,算交个朋友。邱某见来人缠得紧,有点“躁”了,顺手一指墙角:“搁那儿吧,赶快走人!”来人给邱某留了张名片,知趣地走了。
半月后,那7瓶“万能洗洁王”无人问津,邱某几乎把这件事忘了。一天,有位军人来到了邱某的经销站,要买几瓶盐酸清洗地板。军人离开时,无意间在邱某店里的墙角处看到了几瓶“万能洗洁王”,便随口问邱某效果如何,价格多少。邱某告诉他:那是西安某科研单位的新产品,效果不大清楚,如果想要,我这里只有7瓶,是为厂家代销的,每瓶8元。军人嘴里说着买回去试试,便把7瓶“万能洗洁王”全买走了。
又过了半个月,忽一日,那军人带着一位穿上校军服的首长来到了邱某的经销站。两名军人一来便拉住邱某的手,热情地感谢他为部队解决了一道难道。军人告诉邱某说他们是驻陇炮团的,并亮出了介绍信、军官证,说他们上次买的那7瓶“万能洗洁王”极大地减轻了炮兵擦泡筒的劳动强度,清洗能力极强。上校军官还说:近日部队司令员要来炮团检查工作,急需一批能快速高效清洗泡筒的清洗剂,“万能洗洁王”正是部队急需的,因此,部队这次准备再订500件。邱某闻言,大喜过望。他一合计,这宗生意总价值达7万多元,如果弄成了,少说赚个万儿八千的。邱某看了看介绍信和证件,有名有姓有钢印,有部队番号、电话号码等,且是驻县部队的,便热情相待,但关键问题上仍颇有心计。他一口咬定,部队不预付30%的货款他坚决不做这笔生意。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部队军官最后答应先支付20%的定金。当下双方签订了合同,言明了违约的法律责任。上校军官“啪”地摔出1.4万元现钞,很严肃地叮咛邱某3日后来拉货,否则,贻误战机,军事法庭上见。
邱某接到1.4万元的预付定金只怕误了部队上的事,便急急忙忙按名片上的电话号码,连夜拨通了西安某科研单位的电话。西安方面告诉邱某,近日货源偏紧,只能给200件,其余300件明天要发往新疆军区。邱某一听急了,连夜带着7万元现款急赴西安。次日,当邱某在西安某大宾馆找到这家科研单位后,对这家科研单位的实力很钦佩。单从外表看,整个六楼就设有公关、销售、文秘、财会等六个部室。在总经理办公室,邱某见里面出出进进,有年轻知识分子,有“老学究”,对外联系都手执大哥大。邱某对这家科研单位的产品质量深信不疑,当他说明来意后,对方带理不理地说:“知道了,开200件货。”邱某一听,脸上堆笑,递上好烟,要求开500件货。对方显出很为难的样子,在电话上与总经理协商了一会儿,最后满足了邱某的要求。当邱某交完款要求开增值税发票时,对方却以开票人不在、三天内寄去为由搪塞过去。邱某也没多想,因为这类现象在商业往来中经常发生,也就没往心里去。当邱某从西安押着500件“万能洗洁王”返回宝鸡时,大错已经铸成。
两天时间过去了,邱某眼皮有点跳。部队没有按约定的时间来提货。到了第三天,邱某坐不住了,忙打电话给驻陇部队。“打错了!”邱某按上校军官留的电话打过去,对方没好气地这样回答。再打,还是那句话。邱某急了,忙谦恭地讨问驻陇部队的电话号码,按讨来的号码打过去,确实是部队,但不是什么炮团,也没有什么炮团,没有上校军官这么个人。邱经理慌了,忙亲临陇县,但还是无功而返。待他再拆箱查看那500件“万能洗洁王”时,更是大惊失色,原来瓶里装的全是自来水!邱某忙雇出租车赶到西安某大宾馆,那里已经人去楼空。宾馆负责人说,这些人租了一月的房,前几天突然退房走了。宾馆也不知这些人的真实身份。邱某感到大祸临头,又风风火火赶到提货的仓库,房主告诉邱某的消息和宾馆的一样。当他到工商部门查询后才如梦方醒,原来这一切都是假的,是早就设定的一个骗销的大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