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文友孔明

2023年10月07日

孙兴盛

那年,我在杂志社任编辑,一日,翻开晚报,却见有一个叫“孔明”的人发了篇文章——《梦读白鹿原》,我奇怪,诸葛老先生怎么死后一千七百多年的今天,突然读起陈忠实的大作来了。

事隔不久,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沉浮》要出版,跑了两家出版社,都说文中有些男男女女的事情,不好面世。正在一踌莫展,有朋友张君说,我给你送到陕西人民出版社试试。我直摇头,人民社乃综合性出版社,且是全省头号权威,别人不敢出的书,他们敢吗?可是在几天之后,张君竟然告诉我:出版社批了,我简直不相信,这会是真的?会有这么快?张君看我顾虑且疑心,就补充说,责任编辑说他曾经读过你的第一个长篇,而且说他和你是乡党,一个镇上的。我不由睁大眼睛问:“他叫什么名字?”张君说:“孔明”。我更是狐疑了!

于是,我带着去年出版的两本作品,去出版社拜访他。一见面,我愕然了。孔明者,非诸葛亮老先生也,原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小青年。一副银丝眼镜,显示了他的潇洒,光滑而亮丽的一头乌发,显示了他的倜傥,啊,好标致的一个风流才子!

及至我们无所顾忌地攀谈时,我才知他是距我家十多里的杏树凹人,而且是我那死去几十年的老姑的孙子,按辈份,他应该叫我叔叔哩。我窃喜,这下,他为我出书应该不成问题的了。

孔明指着我送给的他两本书说:“你这个名字,我早就知道,这两本书,我也早已读过了,我喜欢你的小说。所以,接到你的《沉浮》后,我不歇气地两天两夜就读完了,而且立即向领导作了汇报……”

我这才发现,孔明原来是一个非常热情而认真的编辑。

在孔明的帮助下,我的《沉浮》终于出版了,而且发行很好,在读者中影响不错。及至后来被不法书商盗版,一盗再盗,弄得我们一筹莫展。这是后话。

自从认识了孔明,我就特别注意他的文章来,他的文章系青一色的散文随笔,千把字左右,最多的不超过3000字。我发现,凡是我能见到的报纸或刊物,都会有他的文章,而且数量之多,发表之广泛,令人咂舌!只要细心浏览一下,几乎他每天都有作品面世。我怀疑这小子是不是在“偷”人家现成的东西呢?

孔明这小伙,脑袋似乎与别人不同,思维总是有些独特,也许因为其人性格的缘故吧。他的文章总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加上他的阅历广泛,目光高远,写出的自然就如行云流水。细读他的随笔,似品茶,似坐禅,似听道,侃侃说来,一气呵成。简洁明丽,空灵觉悟。特别是他的那些抒写“爱”的文章,撩拨人心,给人美的享受。

我把孔明的文章介绍给我周围的朋友,他们都喜欢读,而且读后都对孔明羡而佩之。一位女士看过他的有关谈“爱”的文章,就跑来向我滔滔议论,赞叹不绝。说什么孔明的文章笔调轻快,题材出新,总是平常人之心,写平常之事,于细微之处出趣味,于觉悟处出真谛;还说什么读孔明的文章,如听孔明在说话,越品越产生一种令人发笑的快感。她要我转告孔明,说她不但喜欢他的文章,更喜欢他的为人,并要我引荐她去领略一下这位年轻作家的风采。但我怯惧惹出不应有的麻烦,终于没有满足她的要求。嗔怒之下,她提出,孔明如果能把文章集结出书,她将永远与书为伴!

于是,我去找孔明。

孔明很谦虚,听说要他将发表过的文章整理出书,直摇头,说,小人写小文,登不得大雅之堂;出了书,谁看?

那阵儿,我因为工作的原因,认识几个书商,于是,我就告诉孔明:“不要紧的,只要出版社同意,发行的事,我给你找人,找一个代理商,至少发它两万三万!”

大小书店的柜厨上都摆着,大街小巷的地摊上也放着。“谈情、说爱”一时间轰动了一层人,特别是哪些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

说来也怪,广州的一家出版社竟然亲自找上门来,要为他出版第三部有关“谈情说爱”的文章,说这种文章能博得一大群读者,他们会从中挣到一大笔金钱的!

然而,本省文坛一些带官方味儿的文章,却不买孔明的帐——青年散文家的大名排了一长串,却没有孔明的名字,似乎那些权威人士还不知道本省有个散文家叫孔明。为此,我曾不平!曾气愤!不提不要紧,孔明还是孔明,照样以每天一篇散文随笔见诸祖国南北多种报刊杂志。他的名字照样走红,他的文章照样博得一大层读者。我就是这千千万万个读者中的一员。

我比孔明几乎大30岁,我们是忘年之交。一来二往,如胶似漆。也许我们在以后的交往中,以文会友,互相促进,将更加密切,更加融洽!

上篇:西安:打击自行车盗销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1998/9/19980929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09/29/25259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