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义赈百万的清贫富翁

2023年10月07日

□文/蒋国良

“我是浙江富阳的个体户,我捐款100万!”

8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我们万众一心》赈灾募捐演出的演播大厅里,一位名叫蒋敏德的慷慨义举博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也引起了荧屏前数亿电视观众的关注。

蒋敏德是干什么的?几天来,笔者接到不少读者的询问电话。为一探究竟,经多方打听,始知蒋敏德是杭州未来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确切地说,他不是一个个体户,而是一位私营企业家。

8月18日,笔者驱车前往杭州未来食品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富阳采访。遗憾的是,蒋敏德仍滞京未归,所以未能晤面。

杭州未来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管邵永华告诉笔者:“捐出的100万元中,有90万元是现金,直接捐给了中华慈善总会,另10万是两车价值相当的营养米粉,于赈灾义演的当晚直接捐给了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

笔者得知,杭州未来食品有限公司是蒋敏德于1984年创办的私营企业,现有员工近200人,生产值4000多万元,年创税利三四百万元。

现年53岁的蒋敏德经历十分坎坷。1964年,蒋敏德出生在富阳市大源镇的一个山村里,经历过幼年的饥饿,少年的失学,青年的贫困。1980年,蒋敏德只身带着仅有的70元钱从富阳大源到杭州开了一个裁缝店,省吃俭用三年,攒下了1万多元。1984年,他回到富阳大源镇,办了一个食品厂。他用40元钱从废品收购站买回一只破烤箱,又花了100元钱买来电热丝等材料,自己修修补补,烤出了富有当地民间风味的月饼、面包等。产品虽然不起眼,但依靠辛勤和节俭,从1984年到1988的五年间竟也积累了30多万元。

1988年,蒋敏德发觉亨氏、雀巢米粉在市场上销势很好,自己也产生了开发营养米粉的念头。于是,他到浙江医科大学向专家、教授请教。在专家、教授的指点下,他开始了米粉研制工作,生产营养米粉。

从1994年开始,在短短的几年内,杭州未来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国除了西藏外建立了250多个总经销点,从亨氏等洋米粉手上争回了大片市场。

近15年的艰苦创业,蒋敏德拥有了1000余万元的固定资产。按理,他应该适当享乐,毕竟苦苦奋斗了大半辈子。然而,作为千万富翁的他,生活依然清贫:不上舞厅、歌厅,不碰麻将、扑克,衣着和普通工人一模一样,他唯一的最大消费是香烟。

笔者去过他那位于公司旁边的职工宿舍楼上的家。令人吃惊的是,他的家根本没有任何装潢,地还是原来的水泥地,墙还是原来的石灰粉刷的墙;家庭生活设施更是简单到只有冰箱、彩电,就是摆在客厅里的那几张木沙发,也是因为雀巢公司要来人考察而临时购置的。蒋家的生活水准,绝对比工薪家庭还低。

蒋敏德家共有5人: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妻子在自己的公司里工作,儿子和女儿在杭州外国语学校念书。在儿子上初中时,蒋敏德给的零用钱是每天3元,其中两元来回坐车;他的妻子俭朴的衣着就如江南的一个农家妇女,没一套服装超过200元……在蒋敏德朴素的家中,有个挺富个性的书架:第一层是哲学、经典类;第二层是史书、传记类;第三层以上才是经营、业务类;从这个书架,我们是否能看出点什么。

或许你认为蒋敏德是个吝啬鬼,可是,你完全错了。在富阳、在四川,他是个很有些名气的“慈善家”。

1985年,杭州未来食品有限公司刚起步,资金十分困难,但蒋敏德仍拿出1000元为大源东升小学修理破旧的玻璃。此后一直到1990年的6月里,蒋敏德每年捐助大源镇中3000元,用于修理门窗,课桌椅等;

1988年,富阳市教育基金会成立,蒋敏德捐献3000元;

1989年,富春江大桥破土动工,蒋敏德捐资6000元;

1995年,捐资10多万元修建富阳市劳动路;

1996年,向富阳市教育局捐资10万元;同时对富阳市高考前8名每人颁发奖学金1500元,向进入高校的特困生17人每人补助2000元;

1997年,捐资10万元建造“未来”图书馆,抗洪救灾捐款1万多元。资助下岗职工4500多元,同年在四川内江市捐资10万元设立精神文明基金奖;

1998年,在四川省捐赠150万元,援建10所希望小学;

蒋敏德曾在一次职工大会上说:“一个人需要用多少钱?对我来说,吃饱穿暖有书看就足够了。”

对于这次抗洪赈灾义举,外界曾有许多猜测:蒋敏德这样做,是不是想扬名四海?抑或是想打一打公司的形象?记者就此事拨通了蒋敏德的电话,想求证一下外人的猜测。蒋敏德说:“赈灾义演晚会不仅感人,而且神圣、庄严,这是我最大的感受。这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我为能给灾区人民做点事而高兴!”

当记者问蒋敏德捐款是否有商业目的时,蒋敏德回答说:“不!在这样神圣的场合,这么想是有罪的!这是种玷污啊!”接着,蒋敏德坦率地说:“不能否认,当初去北京时,确实有这个想法一一商人嘛,很自然的。但是我到了晚会现场,当我看到演员和工作人员饿着肚子排练、演出,赵忠祥甚至抱病上场时,我完全被感动了!这时,我完全抛弃了一切杂念……

笔者也曾问过蒋敏德的妻子徐杏君,对蒋敏德的慷慨有何想法?这位与蒋敏德风雨同舟18年的农家妇女回答得十分朴实:“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水灾很大,我和老蒋心里都挺难过的。”

“为什么不花点钱装修一下房子?”我们继续问。

“不是我们装修不起,以前也这样过日子,现在也这样,习惯了。”徐杏君很自然地回答。

12年前,蒋敏德有这样一个对待金钱的公式:10万元=吃穿不愁,10000万元=吃穿不愁,因此10万元=10000万元。看来,在对待金钱方面,蒋敏德和妻子徐杏君如出一辙。

今年,蒋敏德已被富阳市评为十大“突出贡献的私营企业者”,这不仅是对他为富阳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褒奖,更是对他人品的一次肯定。

谈到未来,蒋敏德还有一个宏伟的设想:为富阳办一所大学。当然,这一切还很遥远,但他的真诚之心无可怀疑。因为,他的心里充满仁和爱。我们衷心祝愿他的这一宏愿能早日实现。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10/02/26891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