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泡
曹雪芹到底在何处写出了《红楼梦》这部世界不朽名著?红学家们寻踪觅迹达百年之久,终于在北京西郊香山樱桃沟找到了《红楼梦》的诞生地。
据考证,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素材大多取自香山的自然景物及社会生活。《红楼梦》开卷就提到一僧一道席地而坐于青埂峰下,那僧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变成可佩可拿的美玉,并将其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如今樱桃沟乱石丛中确有一块形似大元宝的巨石。曹雪芹借用元宝石的特征,对男主人进行了烘托比兴的传奇描绘,让他坠地投胎之时就口含一块“通灵宝玉”,并被命名为贾(假)宝玉,书名也取作《石头记》。谈及贾宝玉不能不使人想起林黛玉。如今香山碧云寺以西河滩里的一种黑色石头,此石不染衣服不脏手,用它画眉一擦便掉,虽黑但本质洁净。黛玉之名便源于山村黑石。在樱桃沟庞大元宝石旁边,,有处更加离奇的“木石前盟”奇观:一块二三丈高、寸草不生的巨石顶部,挺立着一棵苍劲的古柏,卷虬的根须裸露着,主根已扎入巨石。根须穿透石底,裂石底下凹陷一穴,有脸盆大,且积有一泓泉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掬清液如同天然甘露,夏天连日暴雨不外溢,冬日三九严寒不结冰。树生石中,紧紧拥抱,难怪乎曹公形容宝、黛是“木石姻缘”。
世人皆知曹雪芹是文学家,可他出身兵卒世家却鲜为人知。曹家衰落后,时值盛年的曹雪芹便归隐香山八旗护军营之一的正白旗村,过着清贫的生活。沧海桑田,直至本世纪70年代初,居住在香山正白旗村的居民,偶然从住室墙皮剥落处发现曹雪芹好友鄂比当年题赠的壁诗。经考证,这所旗下老屋就是曹雪芹的旧居,题诗处便是创作《石头记》的书斋抗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