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最近见诸报端的两则消息,惊悸之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是号称“固若金汤”的九江大堤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洪墙,因其“豆腐渣”般的质量而溃决。二是被誉为“首都新大门”的北京西客站建设质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历来是建筑单位推崇的一句口号。也许正因为口号是喊给别人听的,所以有人就敢拿九江400万人的生命财产开玩笑,敢在“生命工程”上捞油水;也有人敢花人民2000余万元的血汗钱去购价格高出优质阀门27倍的劣质阀门,敢让首都的新大门百孔千疮。这些人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像这些关系国计民生和首都形象的大工程尚且如此,其它中小工程的建筑质量又能让人放心多少呢?
“豆腐渣工程”大多是“耗子”猖獗的腐败工程。“耗子”只所以能大胆偷食,是因为我们给它留下了许多进出和藏身的漏洞。建筑业对建设质量的控制历来存在着环节繁多,职责不明的现象。质量管理表面看起来人人有责,实际上有的责任人连自己如何负责、负多大的责都搞不清,更不要说严格行使其职责了。质量出了问题,要么是查不清责任人,要么是共同负责制,致使许多质量事故的责任人逃避了应有的制裁,出现了“耗子”藏身,事故不了了之的现象。
可见,要根除“豆腐渣工程”,根本的一点就是严格贯彻执行《建筑法》,真正依法建立业主、监理、施工单位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质量责任体系,使三方的责任落实到人头,使责任人的乌纱帽、薪水、家产,甚至生命与工程质量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清除“豆腐渣工程”产生的土壤,确保工程建筑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