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应照 李均道
8月14日,西北电力集团公司无漏泄工厂考评验收组在对秦岭发电厂检查验收后,当场宣布:“秦岭电厂达到了无漏泄工厂的标准,同意命名为无漏泄火电厂”。话音刚落,秦电人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向全厂3200名职工及其家属传递这一用汗水和泪水凝成的喜讯——创建无漏泄工厂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目标:瞄准一流企业
1996年5月,秦岭发电厂被电力部命名为“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全厂职工历经四年的艰辛拼搏终于圆了达标梦。就在这时,厂长杜稳强上任了,面对“创业难,守业更难”的现实,如何进一步巩固达标成果,如何使秦电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呢,为此,厂领导班子开展了以两个转变为中心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经过讨论,厂领导班子理清了工作思路,确立了以安全文明生产为基础,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保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的指导思想,并将秦岭发电厂的发展方向瞄准在一流企业的目标上,制定出了奋斗两年实现无漏泄工厂,2000年达到一流企业的目标,为秦电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在具体实施中,厂部制定了阶段创建的方案,第一步创无漏泄工厂,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有时间、有任务、有目标,要求在初期,发动职工文明生产治理,在中期漏点消除,后期全面攻坚。由于组织精密,部署得当,增强了职工的得胜的信念。
对于这个建厂25年的老厂,加上设备遗留问题等,在创一流的道路上肯定困难重重,但是,他们敢于向困难挑战。
厂长杜稳强在战前的动员会上,说这就叫“苹果效应”,只有奋力跳起来,才能摘到这个苹果,尝到苹果的甘甜。创建刚一开始,西北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丁中智来厂现场办公时,看到秦电人在取得达标胜利后,自我加压,以饱满的热情又投身到创一流企业时,充分肯定地说:“秦岭电厂创建过程是一个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过程,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的过程,提高科技含量的过程。”
●保证:造就一流职工队伍
1996年7月30日,秦电人没有陶醉于实现双达标的喜悦。这天召开的达标庆功会,变成了巩固达标成果两年实现无漏泄工厂,三年迈向一流火电企业的誓师动员会。随之全厂各部门各单位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前提下迅速掀起了大干的热潮。
9名厂领导身体力行树正气。厂长杜稳强、党委书记史高社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进厂,巡视设备。副厂长孙德琳在退休前一天坚持工作到深夜。班子在抓自身建设的同时,把培养造就一支一流的中干队伍、职工队伍摆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1996年8月,创建工作刚一开始,厂部的动员令刚一发出,他们就举办了班长、中干学习班。1997年春节后收假第一天,他们又针对创建工作的难点,用4天的时间对全厂464名中干、班长进行了培训,会上各单位的领导纷纷表态发言并立下了军令状。
与此同时,这个厂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等都紧扣创建“无漏泄工厂”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并积极探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党委在全厂先后开展了“七不”活动,在基层支部中开展了“班子建设、党员教育、安全文明生产,宣传思想工作,群众工作”五项全优考核和创建“文明分场,文明处室,文明班组,文明家庭,文明宿舍”五项文明创建活动。在党员中开展了“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管理的设备无漏点”活动。在参加机构大修的党员中开展了“保安全、保质量、保出勤,促进度,保文明生产”的五项立功竞赛活动。全厂840多名党员实现了身边无事故,党员管辖的设备实现了无漏点,20多个党员示范岗提前一年进入无漏泄行列。厂工会坚持数年在运行岗位比武选状元,全厂职工投票选劳模,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劳动竞赛,在创一流企业之中为每个职工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厂团委在全厂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设立青年监督岗,在创建活动中积极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科室干部积极深入现场,义务参加劳动,每周五的下午,到现场劳动,已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在培养职工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的同时,加大职工培训力度。据统计,两年来,先后有16000多人次参加技术培训,21000多人次参加了技术考问,4700多人次参加了厂里举办的各种技术表演,这些活动有力地提高了职工的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先后有220名运行职工荣获了岗位技术比武“状元”称号,涌现出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侯永红,西北电力系统焊工明星王斌、李晓宏等一大批技术尖子,300多名职工实现了万次操作无差错等一大批技术骨干。
基础:建立一流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也是创一流的关键。为此,秦岭发电厂在创一流中把加大查处违章、违规力度作为重点,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每天深入现场检查,在机组大修中每星期三组织全厂检查。创建一开始,厂部为发挥安监处的职能管理作用,要求每天查处并对违章的现象予以全厂通报。厂里首先设起了暴光台,公布于众。随之而来引起了各基层单位的普遍响应。如今全厂23个生产基层单位和124个生产班组各自都相应的建立起了台帐和暴光台。由于处罚力度大,而且采取了厂部处罚基层,基层处罚班组,班组落实到个人的严管严罚的办法,违章现象如今在秦岭电厂已成了“过街老鼠”,无论哪位职工发现,都会立即上前制止。实施第一年全厂查处的违章暴光300多例,以后逐年减少,今年前8个月仅有17例。
在抓反违章的同时,秦岭电厂注重抓好安全基础的管理,建立起了三级安全保证体系和三级安全网络,明确了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充分利用建立起的西北电力系统第一座安全教育室,利用身边发生的血的教训,强化对职工的安全意识、自我和群体保护意识的教育。建立健全了800多岗位安全职责,强化了机组大修及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与监督,并对安全目标进行了分解。在两年中两次机组大修均没有发生人员轻伤事故,实现了“四无”的目标。至今年8月底,又实现了安全生产260天的历史较高纪录。
设备管理抓质量,依靠科技进步打翻身仗。1989年电力部把该厂定为全国重点治理整顿厂。至1995年底,该厂利用科技攻关,先后完成了给水泵改型、磨煤机增容、高压开关更换等重大设备更改1170多项,第一轮大打设备翻身仗取得胜利,摆脱了建厂初期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近两年中,对4台20万机组的8台吸风机改造,消除了人工清除叶片积灰时减负荷的现象,每年少烧油2000多吨;330KV变电站技改工程有效地防止了污闪事故的发生;完成了两台预热器改造,使漏风率由原来的45%降到7.6%,排烟温度降低,锅炉效率提高,煤耗下降了1克。仅去年全厂就完成大的技改项目26项,厂控项目19项。目前正在进行的#6机全优化通流部分改造后,将不仅大大提高汽轮机的安全可靠性,而且使机组铭牌出力由20万增加到22.1万,煤耗下降15到21克,低于一流企业371克的考核标准。#6炉喷燃器改造可使20万机组调峰能力从20%增加到50%,随时可以适应市场的供需,满足调峰的需要。该厂还进一步优化运行管理,加强运行分析。在设备的日常消缺中,抓消缺及时率为重点,做到大的不过天,小的缺陷不过班。并把渗漏点的治理,纳入设备消缺考核之中,采取班组自查,每周分场自查,半月厂部检查的办法,在检查中对发现的一个漏点扣罚500元,重复出现的漏点责任人予以下岗的处罚决定,极大地调动了职工治漏积极性。在网局创无漏泄的考评验收中,山上两台已运行了26年的12.5万千瓦机组,创下渗漏0的纪录。确保了全厂180652个动静密封点,漏泄率小于无漏泄工厂的考核标准。
秦岭发电厂在创一流实现无漏泄工厂中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两年来,运行系统消灭了误操作损失电量的发生,就连减出力的现象都没有发生。检修系统只要有影响机组出力的缺陷,做到了随叫随到,修必修好。据了解,去年4台20万机组的高加投入率后6个月提高了20个百分点,半年就节煤5500吨,多发电0.5亿千瓦时。如今职工当家理财过日子在秦岭电厂已形成风气。热工二分场在去年组织职工修旧利费,用1万元的材料费修好了价值20多万元的87块压力表和16台变送器,秦电人个个都从节约一个铜板做起,变过去那种用了算为现在的算了用,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