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九六零年,他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从周总理手中接过枪;为保护这支枪,他曾把枪藏在竹竿中,筑进土墙里;当此时的组织四次登门收回这支枪时,他面对毛主席像砰然跪下,双手把枪举过头顶——

一位老民兵de伴枪人生

2023年10月07日

□文/詹斌 李炳智

南羊山肃默,泥沟河呜咽。陕西省旬阳县关口镇西山村的老民兵李世民,在今年5月悄然走完了他颇具传奇色彩的“枪里人生”。

1李世民何许人?他自幼给地主放牛,16岁便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新中国正式成立后,他所在兵团在川南起义,随后李世民随志愿军横跨鸭绿江抗美援朝,1956年荣立三等功后退伍还乡,被安置在旬阳县棕溪卢池铜矿任车间主任兼民兵连长。

在建设年代,李世民积极带领民兵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打头阵。当时铜矿矿洞上方有巨石条横悬,洞口上面又有大裂缝,险象环生导致矿厂停产。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用绳索缠裹住腰,吊至悬崖半壁打炮眼,连续装了五箱炸药,点燃导火索后才迅速回撤,天崩地裂声中炸飞了巨石条,排除了矿洞重大险情。

李世民树起了全县民兵的一面旗帜。1960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幸运地目睹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首长的风采。当时,中央军委决定给民兵代表每人赠发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和100发子弹。赠枪仪式上,李世民激动地从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手中接过了一杆特殊的枪。

2李世民从北京回来后,相继任职旬阳县蜀河区武装部长和白河县中厂区武装部长。白河任职期间,时值“文革”,当地红卫兵发生大武斗,抢枪事件时有发生。李世民思前想后,决定携枪回老家。然而,怎样才能安全稳妥地把枪带出去?他灵机一动,找来一根大竹竿,划开后将枪拆成零件放置其中,再用铁丝小心捆好。他扛着竹竿抄小路沿汉水逆流而上,一直扛到家里。

在西山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不安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李世民只好整日守在家里护着枪。后来家里建新房,他用红绸把枪层层包裹起来,偷偷地放进铁盒里,又悄悄地筑进土墙中。紧紧张张地做完这一切,李世民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历经十年浩劫风雨雪霜的洗礼,他对枪的情感几乎到了膜拜的境地,人睡枪在枕,人走枪在身;每逢授枪日都要隆重纪念,多年感化使两个儿子先后参军。当地人武部也经常请他用这只枪讲传统,教育方圆十里的青年民兵。

3历史跨人世纪之交,陕西省军区决定收藏这支枪,竟没料到县人武部为收枪却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首次登门,说明来意,李世民顿时惊呆了,用惊奇的目光久久凝视着来人,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二次来访,未敢言枪,李世民沉默无语,双泪长流,深深地沉浸在回忆中,随后又不停地长长叹息。三顾西山村,几盘小菜,一壶老酒,双方都无言,唯有李世民心里隐隐作痛。第四次来到李世民家里,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沉默良久,小心地取出枪,看了又看,擦了又擦,缓缓走到毛主席像前,砰然跪下,然后把枪高高举过头顶,庄重地说:“毛主席,周总理,当年您们把枪亲手授给我,我没有辜负您们的期望,现在我把枪完好无损地交给组织了……”言罢,嘘唏不止,失声痛哭。

枪终于被收走了,李世民顿觉丢了魂。从此,他便郁郁寡欢,时过三载,悄然而逝。一抔黄土尘封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上篇:韶关“9.20”案扫描
下篇:《文化打工》刍议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1998-10/23/26948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