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建平
欧洲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法国没有一个女人喜欢穿一样的衣服”。
法国女人为啥不穿相同的衣服?这有个从众与创新的问题。从众者,随大流者,跟风跑者,消费“清一色”者。创新者,鹤立鸡群者,同中求异者,特色取胜者,不拘一格者。美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清一色”是美,但那是“从众”之美;创新是美,那是引人入胜、万紫千红的美,色彩缤纷、姿态各异的美,是比大众化更胜一筹、更高一档的美。
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是永远在变。法国服装生产的创新性令人眼花缭乱,变化多端的服装式样在国际市场上倍受宠爱,久盛不衰。电视上久看不厌的法国时装模特常变常新的服饰,就是法国服装界以创新姿态参与竞争的一个侧面、一个缩影。
中国人经历过“清一色”的短缺经济时代。那时,男性的蓝、白、黑,女性的红、绿、黄,主宰服装市场。事实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并不喜欢“清一色”,古人就有“云想衣裳花想容”之说,今日东方女性更是“欲与法国女郎比芳姿”。“风轻轻而飘衣”,更新服饰,注重色彩,已成消费新时尚。然而,漫步我国纺织品市场,虽然短缺经济的“烛影”消失,商品世界姹紫嫣红,可比起法国企业让女郎“不穿一样的衣服”的技术开发能力,恐怕就逊色多了。
不穿相同的衣服,实则是不落俗套,不随大流,这需要两方面的努力。在生产环节,当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产品多样化、用户多样化、作业多样化、经营多角化,多生产迎合多方面消费需求的产品。时间是一种冷酷的退色剂,它使各种品种(包括名牌产品)五彩纷呈的颜色日益褪色,任何产品都须在不断蜕变、更新中创造出新的色彩来,唯有生产一代、研制一代、贮备一代、规划一代,才能保持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旺盛的生命力。假如法国的服装生产丢弃创新本色,“几十年一贯制”,焉能满足女性“不穿相同衣服”之爱美需求?
从消费环节看,应打破从众心理,追求新奇特,追求多样化。我们不要把消费与浪费混为一谈,只要是正常的消费、爱美的消费、创新的消费,就应“该出手时就出手”。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及法国,生活方式迥异于法国,然而,法国企业超凡脱俗的开发创新之举,法国女性不吝开支的爱美消费,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中国,既需要多元化生产,更需要多样化消费,需要用丰富
多彩的消费追求美、捕捉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