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笑
消费者如何侃价这是一门学问,其中有不少诀窍。价钱侃得好,你就不会吃亏;不会侃价,就会被卖主狠狠宰一刀。那么,怎么侃价呢?以下经验仅供参考。
心没底,先试探,价钱拦腰砍一半。如果到集贸市场或者个体户开的小店买东西,比如说看中了一套西服,这套西服到底值多少钱?买主心里没有底,问卖主这套西服的价钱,如果卖主说卖800元,买主不妨拦腰砍一半,回答说只值400元。卖主倘若转身不理你,就说明400元是低了一些;卖主如果让你再加一点儿,这样至多500元就可以成交,这样买主就少花300元买到了—套西服。
想要买,说不买,故意装做不理睬。侃价的过程可以说是相互心理战的过程,买主瞅准欲买的东西之后,心里想买,嘴上却不要流露出急切欲买的意向,装做不冷不热的样子,这样就可以将价钱侃到适当的价位。如果卖主看到买主急切想得到这件东西,价钱肯定会谈得高,致使买主吃亏。
买此货,夸彼好,声东击西办法巧。比方说,在集贸市场上,你在甲摊位上看中了一件绿色的小孩子穿的外套,在甲摊位的老板面前你可以故意说乙摊位上有一件红色的童装外套如何的好,声东击西,甲摊位的老板怕走了你这位顾客,价钱就不会要得过高。
挑毛病,找缺点,吹毛求疵把价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是几乎所有经商者的看家本领,谁不夸自己的货好呢?作为买主来说,在侃价时,要对所买的东西极力寻找不足之处,如作工粗糙呀,当你找出一些毛病,卖主的“气焰”先弱了下去,然后进行侃价,就能买到较便宜的东西。
看准货,把钱掏,底儿朝天亮钱包。有一位朋友给我介绍了这样一个窍门儿:他上街买东西,先看了货,心里知道它值多少钱,比如说一双皮鞋他看准值80元,于是将80元装进口袋,然后走进那家卖皮鞋的商店,老板说非90元不卖,他就同意了,从口袋里掏钱,只有这80元,底儿朝天没有多装一元钱,这样老板就会以80元卖给了他。
反季节,价砍狠,不怕卖主他不肯。有一些季节性的商品,如果等到该季节快要结束,或者已经进入下一个季节,对于这些季节性的商品,买主不妨狠狠砍价。因为,季节性的商品如果不赶快卖出去,就要等到来年的同一季节,货物压在库房占用资金,聪明的老板是不愿意的,所以,顾客狠狠砍价,老板在允许的范围内会接受的。
上大街,别穿阔,才能买到便宜货。有人上街,喜欢穿戴自己很值钱的服装,其实这样大可不必。一些卖主专会“看人行事”,当他瞅准你穿得特别体面,就会认为你是“大款”,是有钱人,所以在侃价时一般情况下会谈得很高。你上街不妨平民打扮,不要穿得珠光宝气,或者高档西服、高级皮鞋穿着,你在侃价时就能买到便宜货。